美文网首页闲情偶记
读书笔记(四):苏轼有一种独特的“气”

读书笔记(四):苏轼有一种独特的“气”

作者: 心向往之的毛毛虫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22:29 被阅读0次

苏东坡的气质和弟弟子由不同。他的弟弟圆脸肉多,形体微胖。

而东坡健壮结实,骨肉匀称。身材高大,脸大,颧骨高,前额高大,眼睛很长,很亮,下巴端正,胡须长,末端尖细。最能显示他的特性的,是他强有力的嘴唇,红润的面庞,总是热情洋溢。而且表情善变,刚才还是兴高采烈,转瞬就变成严肃沉思状。所以,他不似他的弟弟那样恬淡沉静。

在文学风格上,子由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但才气不及哥哥一半。

兄弟二人在政治上看法相似,而且立场相同。

二人个性迥然相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所以,他俩在同僚的心目中,子由是可靠的,而东坡则有点使人害怕。

但东坡的亲密朋友听他说话时,都觉得他既谈笑风生,又夹杂着惊人的双关语,而且随时可以吐露真理。

对于苏东坡,只要是真,便要一吐为快,不然真是如鲠在喉般的难受痛苦。

在和王安石主张的新法斗争中,苏轼曾向皇帝洋洋洒洒奉上万言奏疏。

子由对哥哥的安全非常担心,劝说哥哥说话要小心,有的人不可推心置腹。他说:“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和谁说话,我都是畅所欲言。”

他也曾对朋友坦言:“我曾殿试高中,多少高官显赫立刻把我看做朋友。皇帝已然接受我的谏言,我不坦诚进谏,舍我其谁?”

这就是苏东坡的独特之气。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怒气,是非吐不可的豪气,是为民情愿的真气。

历来的文学评论家只要提到苏东坡的个性,必然要用孟子所说的“气”字。

而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是人格上的元气。

在孟子的哲学观念中,气是一种伟大的道德动力,是一种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

这种精神人人具有,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气可以增长强大,亦可削减衰弱。对于苏东坡,他把这种精神陶冶到至刚至大,激烈冲动,因他本身充沛的元气必须发之于外,所以不可抑制。

孟子其实也是觉察到自身有这种力量,而且坚信这种力量是正义,是真理。立于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和他有一段关于“气”的精彩对话。

原文: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苏东坡的天性里、骨子里就是这样的生气蓬勃。他从出生到童年,再到少年,以至成人,踏入仕途,卷人党派纷争,直至被贬。他的人生词典里没有退缩,没有勉强,没有屈服。有的只是一股浩然之气。

但内心也常常有思想的斗争。因为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大无畏精神;一方面也要顾及到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

不过在他一生的官宦生涯中,他更多时候是保持他的英雄本色。

林语堂先生用苏轼两句传唱度并不高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来形容苏轼其人的率性本真,太恰当不过了。

苏轼以猿鹤自拟,自己作诗是顺乎天性、发乎本心的,并非刻意为之。

而苏轼的质朴可爱恰恰如他作诗词一样。

他忧国忧民、慷慨陈词发乎本性,顺乎民意。

他仕途沉浮、感慨人生更是与世界的一种倾心相拥。

他思念亲人、悼念亡妻的词作,不加修饰,不堆砌辞藻,而是情之所至、随意挥洒,却足以触动人心。

这就是他身上的一种独特的“气”。

一种通透、坦荡、豪放、乐观、正义的大丈夫之“气”!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也是中国文人不可丟弃的锐气、骨气、豪气。而苏轼受之无愧。

苏东坡之“气”当如皎然之日月,虽穿越千年,然朗照尘世,愈加明亮。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四):苏轼有一种独特的“气”

    苏东坡的气质和弟弟子由不同。他的弟弟圆脸肉多,形体微胖。 而东坡健壮结实,骨肉匀称。身材高大,脸大,颧骨高,前额高...

  • 腹有诗书气自华(八月份大作业)

    我喜欢苏轼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它传递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我更喜欢苏轼的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

  • (三)少年锦时

    小时候的苏轼不仅聪明,还有独特的气质,有三个故事。 苏轼6岁时开始入学读书,当时教他的老师叫张易简,是个道士,苏轼...

  • 西北戈壁

    西北有一种独特的气息, 天高云淡,四野无人。 西北有一种独特的颜色, 黄澈澄净,广阔无垠! 那是大西北的戈壁滩, ...

  • 论“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气”。气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功夫。 苏轼曾说过“夫天下有大勇者...

  • 开卷有益,启思益智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不仅有一种独特的气...

  • 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 古有苏轼“·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真宗“书中自有...

  • 论学问变化气质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语就是说学问变化气质。古代诗人苏轼曾经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只要饱...

  •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读...

  • 享受的快乐与满足的快乐

    #读书笔记# “快乐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享受,一种称为满足。享受可以是倾听美妙的乐曲、品尝喜爱的美食、嗅闻夏日的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四):苏轼有一种独特的“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ct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