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疟疾
疟疾的意义
临床表现:疟疾外证,恶寒,发热,汗出病解,或热退病解,病解之后,一如平人。
病深则隔日一作,病浅则当日一作。
辩证:此金气敛结,木气郁结,中气滞结之病也。大气之中,常有偏于敛结作用。人气感之,遂病疟而现弦脉。
考虑发病的季节应该在秋季。
秋季金气收敛,收敛不下去,木气郁结,出现寒热往来之证。
《金匮》云:疟脉多弦。弦者,木气郁结不舒之象。
此病脉象弦,代表木气郁结,木气不疏。必弦象退净,疟乃不发。
西南方此病最多,因西南方土薄水浅,地下封藏力弱,降入地下的阳气,虽非春季升发之时,亦随时忽降忽升,将下降的金气抵触不能降下。
西南方天气温暖,封藏之力不足,所以金气收敛也受到了影响。
金气主收敛,既降不下于土气之下,俱敛结于土气之际,于是木气与金气敛结,疏泄不通。
木气升浮,今气收敛,郁结在其中。也就是金气木气互相影响,运动不圆。
北方偶有病疟,则停食而感寒气所成而已。
北方疟疾病较少,南方疟疾病较多。
疟疾分普通疟疾、恶性疟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