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又下雨了。像去年一样,在我要离开家回美国的前一天下雨了。
沈阳的雨总是下得十分痛快,让人感到分外舒爽。雨来之前,乌云密布,风不分东南西北地呼呼乱刮,提醒你赶快回家。顷刻间雨就到了,稀里哗啦地下上一阵,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就云开日出,空气中的灰被洗濯掉,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晰明艳起来。
自从离开了沈阳,我的皮肤就异常怀念这种粗糙的风雨。此时,我站在敞开的窗前,让呼啸的风挟持着水滴打在身上,就好像在享受一次高级spa。就算头发和衣服都被打湿,就算已经冷的起了鸡皮疙瘩,也不舍得从窗前离开。因为我知道,下一次要经历这样的风雨,恐怕就要等到明年了。
去年要离开的时候,我同样也是站在窗前贪恋着雨,然而却是在无声地哭泣。爸妈正在身后的客厅里忙碌,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我只能不发出声音,让雨水和泪水混合在一起。
算算从2012年开始,这样自己离开家去美国的经历已经是第五次,只有这两年忍不住落泪。那是因为从上一次回家开始,我突然发现,爸爸妈妈真的有些老了。
去年,妈妈生了一场大病,做了一次大手术。以前,她总是活蹦乱跳的,五十几岁的人看上去就像四十出头,长得也年轻,心态也年轻,精力更是比年轻人还旺盛。但是生病之后,她变得有些弱弱的,总是不舒服,总是病恹恹的,甚至心态上也变得有些像小孩子了——她不再颐指气使地命令我们,而是有些时候会站在那里,有些茫然地等着别人的主意了。
注意到她的变化后,我不仅是心疼,更多的是恐慌。虽然早已成年,但是在我的潜意识里,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平时在外闯荡,飞奔回家扑到爸妈怀里时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庇佑。但是事实上,爸妈已经不再像那样强壮而无所不能了。他们开始变成小孩子了,开始需要陪伴,像小时候的我盼望父母一样,用大部分的时光和心情祈盼女儿回家。
临走的时候妈妈说,还有些东西想做给我吃,但是来不及了,只能等明年了。明年,在小的时候,这个字眼是多么的轻巧,那是如此轻易可得的东西,就像明天一样,充满了希望、快乐和成长。现在这个词变得如此沉重。我仿佛是头一次意识到,我们的“明年”是有限的,就像口袋里的糖果,吃一颗就少一颗,不会再有新的补充进来。时间就像这些糖果,一颗一颗地消失掉。一转眼,一年的时间就消失了,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却只有几天。盼望着长大时,时间过得很慢,而当父母老去时它却飞速地溜走。
望着窗外的雨,软弱的情绪都像雨水一样冲刷全身,时常盘桓在心中的追求理想和独立的念头此刻却消失殆尽。忍不住会想,要是可以一直留在家里就好了,要是人可以永远不分离、永远在一起就好了,要是生命是无限的就好了。但是,如果我从未离开家乡,我就不会知道我如此思念北方这粗粝的风雨,不会知道家乡人民的性情脾气是这样亲切可爱;如果我从未离开祖国,我就无法对当今的世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也无法意识到我对我的国家和民族有着这样深沉的感情;如果我从未离开过父母,我就不会知道,我与父母之间的爱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锋利得可以切割血肉,坚硬得可以撑起山脉,柔软得像他们的怀抱,美丽的像航道上永不灭的灯塔。
也许这就是离开的意义。那些与灵魂和血肉相连的东西被撕扯走了,愚蠢的我才会知道它们是多么珍贵。没有离别的哀伤,就没有重逢的喜悦。我的人生还将有许多的得到与失去,每一次这样的悲喜,都是给这平淡如水的凡人生命里添加的一份谷黍,几十年后,它才会变成浓郁的美酒。我想再过一些时候,我们一家人一定会最终团聚在一起,并且不再分开。到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学会了珍惜,而这段离别的日子,将会凝结成酸甜的糖果,融化在相伴的时光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