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方法Do some reading,or go swimming 每天写1000字
当我谈“一年读300本书”时,我其实是在谈什么

当我谈“一年读300本书”时,我其实是在谈什么

作者: 古侯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5-22 22:42 被阅读1226次
    读书 来源:网络

    1.


    一周前,写了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名叫《如何一年读300本书》。未读过的朋友,可以出门左拐,翻看上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总结了我是如何做到一年阅读超过300本书的,汇总了几个方法分享出来,告诉大家一年阅读300本书,其实不是什么难事。

    各种方法论总结的文章,在简书上似乎很有市场,这篇文章似乎也不例外。

    文章分享出来后引发了争议,三天之内阅读量超过了四千,评论一百多,点赞一百多。只是,从评论的内容看,多数人并没有弄清楚,我在谈论“如何一年读300本书”时,我真正想要谈的内容是什么。

    2.


    我梳理一下《如何一年读300本书》这篇文章评论中大家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类:

    1. 一年300本,你读的是什么,漫画书?

    这类评论是对我一年阅读300本书提出了质疑,觉得我不可能做到一年读300本书。好在这类评论数量不多,说明大家多数还是认为一年读300本书是可能的。

    一年读300本书,并不算难。先不说一些经过专业快速阅读训练的人,可以随随便便的一年读个四五百本书;就是我周围的朋友,一年读个三四百本书的也是大有人在,他们并没有经过什么特殊的训练,就是经常的读书以致成为一种习惯而已。。

    我相信,只要是不算笨的、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的朋友,使用我提到的那些方法,也可以做到一年300本书。我以自身经历以及周边朋友的经验,负责任的说,做到一年读300本书,真的不难。

    我也相信,只要是不算笨的,甚至反过来说,是聪明一些的朋友,真的使用我的方法去做到一年读300本书的人会很少很少。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聪明的人听了我的方法之后,第一反应会质疑我的方法是不是对的?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话,他会从理论上找到我方法中的漏洞,举出一些特例,证明我的方法是错的,至少不是那么有效的;从而他自己,也不会应用我的方法,自然不会做到一年300本书的阅读量。

    愿意下笨功夫做到一定境界的聪明人,其实很少。多数的聪明人,不知道是真的聪明,还是真的蠢笨。我原本也是这类人,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我是一个看起来聪明的笨蛋而已。

    当我开始变笨以后,我渐渐的发现,事情和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没有什么对错的差别,只有是否有益于自己之分。现在,我如果听到一个做事方法,这个方法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益处,就不再去针对这个方法去论证其正确性,只要觉得方法在挺合理,那就去尝试,不管它是不是百分百正确。所有的方法,都很难百分之百正确,能在百分之六七十的情况下起作用,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起作用,就值得去尝试。我们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在大概率下做成,而不是在小概率下做不成。

    想多的人,大有人在;做多的人,却鲜见几个。

    也有些网友对我的阅读量提出来反方向的质疑,例如网友@幼稚园学神 评论:“每年看900本书才是超神的状态。” @老撒 评论:“一年三百本,阅读量有点小。这是慢读吧?”还有网友在文章评论说他见过一年读一千本的。不管他们说的真假,我且当真了,一年300本书,真算是慢读。我虚心接受,仍需要努力。

    2. 一年读三百本,不求甚解,权当充数

    有人认为一年读三百本书,数量这么大,是不可能精读、细读的,只能是“不求甚解,权当充数”。

    这里有个逻辑问题:谁说读书的数量多,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就会降低呢?这个关联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人们一般的直觉是,书读的快了,能记住的就少,只能看一个大概。所以,要掌握一本书的内容,一定要花时间,细细的品读。比如有网友评论建议说,一周一本书比较合适,一个月一本也可以。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除去一些可以放在手边做工具的书,以及一些需要严密做演算、推导的书籍之外,多数的书,我认为,读的越快,对书的理解度越好。

    我在《如何一年阅读300本书》中给了一条建议:“4. 放心大胆的快速阅读”。其中的核心道理是:读的快了,你头脑开小差的机会就少了;快速阅读的压力,会让你更加集中注意力,专注于理解内容上,否则你是读不下去的。

    再补充一点道理:如果你是一周或一个月才把一本书读完,阅读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的中断;每次中断后再读起来时,为了能继续的读下去,你就要花时间回忆之前读的内容,或者花时间把之前读的内容再大致浏览一遍,这无形中是增加了记忆的成本的。比如你周日读一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时,可能已经完全忘记书的开头讲什么内容了。

    真正对读书内容的理解有帮助的,不是实际一本书读了多长时间,而是读这本书时所花费的“有效阅读时间”——心无旁骛、专注阅读的时间。

    网友@云淡淡风轻轻 支持我的观点,TA评论说道:

    很多人在断断续续的看书 但看的量较少,就开始说什么书不在多 吸收最好。貌似你看的少就能能完全吸收似的?难道人家看书多的就没吸收吗?真是搞笑!

    所以,一本书,如果要读,就要一鼓作气的读完。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的读,是最没有效率的一种读书方式。这话不绝对,请参考前后的语言情境。

    3. 一年读300本书不是读书的目的,读多少数量都无用

    很多人,也许是受到我文章标题的影响,也许是没有理解我文章的核心观点,以为我是为了追逐读书的数量而读书。我只是总结并分享一年读300本书的方法,并没有鼓吹追求数量,也没有说这么快速而大量的阅读就一定好。

    恰恰相反,我认可读书不能为了数量而追求数量这个观点,除非你追求的就是读书的数量。这其中涉及到了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为何在前面这句话中加了一个“除非……”的条件呢?因为我见过一些个就是为了只求读书数量而读书的人。对于这种读书,是不是就没有什么用呢?非也!这些人,因为一年内读了几百本、上千本的书,练就了一身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绝世武功。他们通过开宗收徒教授这门绝世武功的方式,也做出来不大不小的事业。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到足够极致、足够牛逼,没有意义,也有意义了。

    话说回来,对于多数的一般人而言,读书的目的多数不是为了数量,而是为了其他一些目的。那么,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怎么样读书,才叫有用呢?

    一种有用,书里的内容能用在工作生活中,处理事情、解决问题。

    一种有用,读书可以平静内心、修身养性、消磨时间。

    一种有用,读书可以到处装逼,显呗自己知识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

    一种有用,……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一直不知道哈姆雷特是谁,但我想说,一千读书的人心里,就有一千个读书的目的和用途。

    有这么多的目的和用途,哪一个是你的目的和用途呢?不管是哪一个,不要因为所谓的读书目的,而成为你不读书的借口。

    接下来,为了你的目的和用途,你选择怎么读书呢?

    • 读书,不能盲目的读,要有所选择,宁缺毋滥
    • 多读书,不如一年仔细读一两本书,真正的用起来,半部论语治天下
    • 书不在于多,在于吸收了多少,有深度的书,要精读、深读
    • 有些书,需要慢慢的品味,有些书泛泛阅读即可
    • ……

    不管是怎样的读书方式,如果能在确保实现你的目标和用途的情况下,能用更快的速度去阅读,是不是会更好呢?

    我其实想表达的就是这一点。

    3.


    当我谈论《如何一年阅读300本书》时,我其实要谈的是:如何在保证实现自己读书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提升自己阅读速度,尽可能快而有效的获取信息。快速阅读,快速获取信息,但不限于读书,是我重点想要谈论的,以及想要做到的。

    所以,我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我提到:“我现在越来越不推荐为了读300本书而读300本书,我现在越来越认可读书要慢,读多少书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读的每一本书都要发挥其作用。”可惜,只有少数的网友看到了这一句。原本这一次要分享一篇关于我所理解的慢读书的文章,看到那么多网友的评论后,还是决定写这一篇文字,澄清一下我在谈论一年读300本书时,我所要真正表达的观点。

    我最近买了一本《快速阅读》,一本新出版的关于快速阅读的书。我印象中,很早就有各种重量级的论述读书方法、快速阅读的书,我自己也学了不少,那为何又要买一本快速阅读的书呢?原因是我要继续提升我的有效阅读速度,提升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有个企业家朋友,公司做的很不错,本人也乐于助人。我在创业过程中有任何疑难问题,就会向他请教。每次他都能给出来条理清楚、合情合理、切中要害的问题解决方案,即使他并不做我所在行业的事情。我问他:如何做到每次都能给出来这么牛逼的解决方案的?他说:很简单,每天阅读各种有效信息超过10万字,你也会什么都能掌握了。

    10万字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多数出版的纸质书都在5到10万字左右,一天10万字的阅读量,也就是一天要读一到两本书。而他的阅读,跟一般读书还有所不同。读书,是读别人梳理好的、成体系的内容;他的这种阅读,是要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杂志等各种媒介上面进行大量的碎片阅读,并把这些碎片整理进他的知识体系,这种阅读耗费的精力会更大一些,当然获取的时效而有效的信息更大一些。

    我之所以要提升我的有效阅读速度,其目的就是向我这个朋友学习,也要做到一天10万的阅读量,每天都能快速而有效的获取信息。据我所知,很多很牛逼的企业家,其每天的阅读量都是惊人的。跟他们相比,你都做不到在阅读量、获取信息方面比别人牛逼,你凭什么在其他方面比别人做到更牛逼呢?

    当然,我清楚的知道,为何很多人知道如何快速阅读、如何快速获取信息,但就是不愿意做以至于做不到的原因。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想的人多、做的人少;另一方面,所有最后做到与众不同的事情,在开始去做的时候,是一件很有压力、很痛苦的事情;没人喜欢压力和痛苦,只是不接受一时的压力和痛苦,那就要承担一辈子的压力和痛苦。

    因为创业的关系,我现在每年读书的数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大概每年一两百本的量。这些数量的书,不是我一开年给自己定下的任务,而是在年底总结时,突然发现这一年有一两百本的书籍阅读量,以前的三四百本的阅读量也是这么统计出来的。所以,一些质疑我是为了读书数量而读书的朋友,至此就不用再纠结了。

    虽然读书的数量少了,但我的阅读量其实比以前更大了。除了读书,也大量阅读各种媒介的信息,用于创业中的各种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虽然我还没办法做到像我那个朋友那样可以牛逼哄哄得一天10万的阅读量,一天三五万的阅读量还是有的。

    当真能够每天都有这么大的有效阅读量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得很快,包括你自己。

    X.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进行交流,也欢迎大家转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张梓夕:好读书,读书好,读好书
        古侯子:@张梓夕 :smile:
      • 上官随笔:感谢真诚的分享,谢谢,懂得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永远不会懂。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一些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现金子,一些人永远看到的是垃圾。感谢!!!!
        古侯子:@默默前行的乌龟 嗯,是的,所有的文章都是给看得懂的人去看的。
      • 奔三的老学徙:阅读跟其它的技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效率自然不同。
        古侯子:@奔三的老学徙 说的没错,如果能做进一步的打磨,每种技能都能做到还不错的境界吧?
      • 王白石:为什么要借鉴村上春树的书名呀,现在好多文章都是那样的。
        古侯子:@王白石 估计是看到的类似表达多了,不自觉的就借用了。
      • 极度深沉:不必言明,聪明人会读出你的意思,自会决断
        古侯子:@极度深沉 哈哈,我好多文字写给不是那么聪明的人看的。
      • a05832db24ea:前面那点有“下士闻道大笑之”的意思而让人不容反驳啊,哈哈
        古侯子:@屎壳郎123 只是纯道理上的反驳,其实没任何的意义。
      • 田木君:作者大大,可以推荐一些提升思考的书吗?谢谢
        田木君: @古侯子 好的,谢谢,我想提升逻辑方面的思考
        古侯子:@田木君 你想做什么方面思考的提升呢?思考也是个很宽泛的范畴,需要再具体一点。比如是做逻辑思考的提升,还是做批判性思考的提升?前者可以看看金字塔原理,后者不妨读读批判性思维
      • 7485ad3d64c0:我只觉得就应该多读书,多了解,只是我不怎么会精读,大致略过
        古侯子:@海绵宝宝要自强 有一本书,叫做拆书帮,你可以搜索一下。
        7485ad3d64c0: @古侯子 什么是拆书帮?
        古侯子:@海绵宝宝要自强 推荐可以用拆书帮的方式进行精读。拆书的方式,适合于应用的书,不适合于提升思考类的书。

      本文标题:当我谈“一年读300本书”时,我其实是在谈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qa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