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发现自己越活越回去了。
前两天炸炸分享给我这样一条热搜,还配了个飙泪的表情——
#看晴儿老佛爷就哭了#
飘飘嗤之以鼻,这有什么好哭的?
结果,真香,真好哭。
当听到王艳熟悉的绵软声音时,思绪仿佛一下就回到坐在沙发上看《还珠格格》的暑假,蝉在叫,风扇在转,日子长得像过不完。
老佛爷出场,同样有这种别久弥新的感觉。
虽然赵敏芬老师的容貌明显见老,但看向晴儿那种宠溺又威严的眼神,一如二十一年前。
当晴儿含泪请安,哭诉“对不起您老人家”时,飘飘再也忍不住,跟着一起大哭。
这不是晴儿第一次向老佛爷说对不起。
《还珠格格3》中,晴儿要和箫剑一行人去大理,离宫前夕,曾对老佛爷哭诉:“晴儿不配您的错爱,对不起,辜负了您。”
这辜负,是因为她在爱情这件事上,违背了老佛爷的意思。
以前她从未有过,她是晴格格,是愉亲王唯一的女儿,父母双亡,被老佛爷养在身边,调理的比公主还要出息。
她是老佛爷的贴心小棉袄,在内闱,老佛爷的坐卧起居都离不开她。
她也是老佛爷的骄傲,带出去,就是要给人夸的。皇上夸她,令妃夸她,连皇后也夸她。
每次晴儿得到赞许,老佛爷比她还要高兴。
日常三连:晴儿就是优秀,晴儿言之有理,依晴儿看应该如何呢?
其实飘飘小时候一直不懂,晴儿和紫薇的设定很像啊,知书达理。
为什么尔康会为紫薇动心,和晴儿就只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呢?
长大才看懂,因为他和紫薇,可以聊点不一样的。
紫薇虽然懂诗通词,文静娴雅,但她仍是属于民间的。
她有着宫墙之外的气息,这是晴儿所不具备的。
紫薇不像小燕子那么疯,可她也直、不圆滑,生气了要把尔康一路推推推、推出门去。
高兴了“我不想你……那句不想,是假的”之类的情话,也说得出口。
她不太惹事,但本身自带传奇,也可以带给尔康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
晴儿不一样,她巧,见得多,会化解。
宫中的“布娃娃”事件,紫薇被囚事件,知画撞桌摔出个孩子事件,都是她看破的,堪称紫禁城第一侦探手。
但是,看破不说破,说破不深究。
她也知道老人家最烦乌烟瘴气,眼皮子不清净了,瞧给老佛爷哄得多高兴——
您还真要追究啊?
您的那份慈悲心啊,那份菩萨心肠
说不定她们就误会了
这晴儿,是越来越调皮了
在老佛爷的管教下,宫墙内的晴儿,是冰山下的火种,看似平静规矩,实际外冷内热,也渴望着“疯狂”一下。
她回宫后第一次见尔康的对话,比起少艾慕色,更像是笼中小雀围着放风的好友,探问“外面的世界”——
听说你发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
而我依然还是老样子
生活中没有自我
只有老佛爷
这也是为什么,尔康和箫剑的设定也有些像,都能文能武,有主意,会担当,但晴儿却对箫剑久闻大名、一见钟情。
因为一箫一剑走江湖,箫剑也有着对宫墙内的王孙公主的致命吸引。
可惜,再无这样蓦然一回首,浅笑两心知的璧人。
璧人这个词,可不只在容貌。《新还珠格格》里赵丽颖演的晴儿绝对是全剧的颜值担当,可惜人设太俗,总吃箫剑和小燕子的干醋。
每天说“你不配”的箫剑,和见天吃干醋、恋爱脑、毫不把老佛爷放在心里的晴儿,谈不上璧人,不过是一对愚男蠢女罢了。
晴儿和箫剑是“心有灵犀”,从未见过面、却能凭感觉叫出对方大名,从相识到相爱,从未玩过吃醋猜心的游戏。
晴儿吃醋,都是因为老佛爷。
老佛爷初见知画,喜欢得不得了。
她就打趣,不如把知画姑娘接进宫替我吧。
老佛爷笑:晴儿吃醋了?
敢这样打趣,是因为晴儿从来都清楚、确认自己在老佛爷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哪怕人人都敛声屏气,她也敢出来帮声说话。
但随着一次次因为箫剑和老佛爷冲突,让老佛爷失望,她渐渐不那么“敢”、不那么“确认”了。
正面的“反抗”,在晴儿的认知里是陌生的,在此之前,她从未违背过老佛爷,即使帮小燕子紫薇,也是把话说得溜圆,不会冲撞。
香妃被赐死,她心急如焚,也只是哭求老佛爷“发慈悲”。
而她为爱情做出的违抗,在老佛爷眼里是“被迷惑”“背叛”,祖孙两个就在这种猜忌中消磨,直到诀别前夕,才把话说开。
老佛爷就像一个平常人家的奶奶,感叹自己为晴儿的终身大事,绸缪了这许久,王孙贵子挑挑拣拣皆不衬意、不放心……最终却和箫剑这样远在天边的人牵了红绳,真是姻缘际遇。
话语里,其实仍有对远嫁的“孙女”不放心的意思。又连忙添上嫁妆——一串额娘传下的、戴了一辈子的翠玉项链。
祝福她和新婿,如这长链圆珠一般,长长久久,圆圆满满。
晴儿这才醒悟,原来里就算自己再“胡闹”“任性”依然是老佛爷心中的“不可取代”。
老佛爷并没有偏疼知画,不再喜欢自己。其实她一直都是奶奶心中最贴心、骄傲的孙女。
——老佛爷 我这样辜负你,最后还狠心的离开你
我以为你一定气坏了,早就不喜欢我了
——你是我最贴心的晴儿啊
这一刻,不仅祖孙二人释然了,飘飘释然了,观众也都释然了。
老佛爷固然有其糊涂死板之处,但对晴儿,她其实一直是那个操心、惜幼的奶奶。
其实飘飘说自己“越活越回去”,并不是说我越长大,越爱哭。
而是,在我懵懂的幼年,看电视剧,总是在为主角的爱情流泪。
虽然未见得懂,但男女主分开我哭,吵架我哭,和好我也哭。
但越长越大,到如今这个被很多人称为“适婚”的年纪了,反而越来越少为“爱情”这个主题流泪。
有所动容的,都是像晴儿与老佛爷之间这种“祖孙情”,又或是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甚至于,个人梦想的实现与未竟。
觉得“很好哭”的电视剧,也都是这一类。
像是《琅琊榜》中未曾开言,心中朗然的兄弟情。
那种由你一个人去实现我们曾共有的、折翼的梦想。
以及主角梅长苏的个人命运,他那种“壮志未酬”的深憾。
都深深打动我。
从少年意气,穿杨弯弓;到羸弱不胜,缠绵病榻。
真正写照了主题曲中的“昔年朱弓,壁上空悬”。
凤凰涅槃、折翼,只为“不白白活着”,如此努力,最终却还是中道崩殂,连纸上谈兵都不再能够。
摒弃了这种“眼里只有爱情”的习惯后,飘飘再看以前看过的一些剧,总是能体会到新东西。
甚至开始敬佩起,我曾经嗤之以鼻的,认为是俗气、鸡汤、平凡的东西。
诸如忠诚、梦想、家国这种种情怀。
比较明显的是重温《仙剑奇侠传》时,飘飘小时候看,只纠结在逍遥灵儿月如三人的爱情上,哭灵儿的委屈和逍遥的遗忘。
这一次,却是为众人集体的“壮志未酬”所伤。
那一天在烟花下他们许愿,有些愿望,说实话,算不上泼天宏志。
只是小小心愿。
比如阿奴说:要天天开心,一生一世都快乐,天天开心天天吃!
李逍遥要做天下第一大侠,月如的心愿也不大,不过做个女帮主,再跟李臭蛋争天下第一。
其他人的心愿,虽然难达,倒也不是为自己——
刘晋元要抛头颅,洒热血,匡扶社稷;灵儿想让所有蓝照国子民永远幸福快乐;唐钰小宝也是保卫家国……
可后来呢?
月如没能吃到老玩到老,也不能再争。
为求心愿实现,她在生命结束前兀自倔强:“原来我已经这么老。”
灵儿为国家战斗到死前一刻,得见蓝照国生灵涂炭、好山好水崩析瓦解。
刘状元失去了意识,被迫伪装成他最不齿的倒叛奸臣。
情绪最开朗外放的阿奴也成了傀儡,并且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唐钰小宝也没能对义父尽孝。
李逍遥似乎是成了当世第一,然而身边的人都死了。
飘飘这才体会到,理想这回事,不在于愿望大小,也不在于年纪大小。
只在于达成与未竟。
年纪小小便死了,斩断了所有可能。
垂垂老矣,却还有未了的心愿,也是终断了所有可能。
这种恨水东逝的无力,真的,一点不输那些男女主擦肩错过的爱情戏码。
前两天看到一则消息: 近三个月,国产古装剧都将进入调整。
消息真假还不知道,但飘飘看到一串的“武侠、玄幻、历史、传记……”
不禁感叹,这么看好像国产剧题材很多,但其实都是爱情剧。
或者说,是多角爱情剧。
难道不是?
传记类?连武则天都要恋爱脑,要靠被男人伤害、和闺蜜抢男人失利,才能“黑化”,被逼夺权。
玄幻剧更不用说,大部分都是基于言情小说改的剧本。4S那种一谈恋爱谈几辈子的玄幻剧大爆,也让人感叹像周易旗下类似《水月洞天》的那种脑洞大开的玄幻剧一去不复返。
武侠像《天下第一》那种原创剧是没有的了,只是站在金古梁温的巨人肩膀上,剧本要比其他题材好一些。
但眼可见的,也是感情线一扩再扩,体现侠义、兄弟情等各种支线一缩再缩。
所以飘飘似乎突然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慢慢减少为爱情故事流泪,而很容易就为其他情感动容——
因为体现得少。
这是一种报复性的关注。
不仅飘飘报复,这是一场集体的报复。
——近几年国剧市场大爆的,也都不是爱情戏。
甚至于,只要主线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涉及其他方面,哪怕不是那么严谨,观众也乐意捧场。
比如主打“权谋”的《琅琊榜》,你说它的倾轧桥段,设计究竟有多么高明,也不见得,只是新鲜过瘾。
包括主打现实题材的《欢乐颂》《都挺好》,也没有真的与大众生活严丝合缝地“贴近”,多多少少都有“拔高”和“夸大”,但人们就是乐见。
飘飘与大家的这种报复,其实,都算是对洗脑爱情剧的正面反抗。
而另一种比较负面的体现是:在这种“没什么题材是一场多角恋搞不定的”大市场下,很多人开始“唯爱情论”。
任何角色,不管别的方面有多喜人,只要在爱情上有污点,就统一贴上“渣男”“屌癌”的标签,打入地狱。
也有很多人像飘飘一样追溯过去,但他们的“温故知新”,不是发现童年一些角色的闪光点,而是以爱情打杀他们——
“当年太天真,竟然没发现xxx是这种人……”
代表人物像何书桓,他现在可以说是渣烂男人的代名词了。
可仔细分析,他真的有那么渣?那么烂?
何书桓本是一个目下无尘的完美主义者,因为不能消化人间疮痍,不喜欢采访社会新闻,所以即使有才华,有背景,也只是做个小记者。
可自从他爱上依萍后,就被卷进陆家的恩恩怨怨中。
他看到父亲用皮鞭抽女儿、妹妹扇姐姐巴掌、后妈找流氓教训女儿、绿帽、轮奸、逼疯等惨剧……
他看到了一系列他以前根本不相信、也不愿看到的事。
但他从未逃避,还多次尝试走出自己岁月静好的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去调解这种矛盾,结果常做无用功,依萍称他为“圣父”。
有时候我觉得你很天真
你宁愿看到的
都是美丽温馨的事物
深信温情满人间
是的,何书桓就是一个圣父。
他博爱、完美主义、深信温情满人间。
也是这样的性格,导致他对如萍的爱慕,不忍拒绝,心存怜惜。
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个烂人。
反而,这正表示他是一个一贯而就的、完整的人。
他身上的一切特性,都是双刃剑,那些后来伤害到依萍的,也正是依萍当初所爱、所被吸引的。
如果不是他这样的天真、圣父、柔软,他和依萍根本不会有开始。
他不会带她回去救治,不会一次次地帮她出头,不会指哪儿打哪儿,说治可云就去找大夫,说帮李副官,就冲上去打架,四处蹚浑水。
他身上那些不落实地的“可笑”光辉,那些不管世间寒冷,兀自散发能量的温暖,有些傻,有些天真,却恰是依萍这样的人急需汲取的。
还有一个因为圣父而被扣上“渣男”帽子的典型——张无忌。
近期《新倚天屠龙》开播,张大教主又被拎出来骂到一文不值。
飘飘也替他不值,在我眼中,他是金庸笔下唯一的大善之人,近乎圣者。
因为他的那种善,是很原始的、未被教化过的,有点“人性之光”的意思。
虽然也曾受过来自父亲、师公的向善引导,但远不如他遭到的恶意多。
他不是侠,也不是义,而是真的仁者无敌。
金书中我唯二感动的“承诺”,就是江南七怪的一诺塞外十八载,和张无忌千里送孤女,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成了人间之屑了?
不可否认,他们这种性格在爱情上,的确会有令人不爽的地方。
但那种“对别人都坏,独宠你一人”的霸总真的存在吗?真的敢要吗?
霸总爱情剧洗脑出来的“唯爱情论”,从根本上,就是将一个完整的人强行剖开,单享用其性格带给你的好处,坏处弃之。
弃之不得,就盖上“渣”章,打入地狱。
这种容不下一点人性灰度,非黑即白的思想,真的不适合看影视剧,拿去解读名著,更是灾难连连——
安娜卡列尼娜?作精女主背叛高富帅老公,小三上位,自杀就对了,死得好。
罗密欧与朱丽叶?亲亲这边建议你一定要“门当户对”啊!朋友圈都刷爆的观点。
贾宝玉做男朋友好不好?
他也配?!
渣男!对女人都那么好,中央空调!
不阳刚,gay里gay气,没出息,没上进心,不考功名……
薛宝钗和林黛玉,我娶谁好?前者“心机婊”,后者“作精女”。
王熙凤这种女人能不能娶?
史湘云这种女孩能做闺蜜么?
十二金钗算好女孩么?适合做我身边的什么角色?
……
我寻思他们每天在那做什么红楼大梦呢?
飘飘逐渐发现,越活越回去的,似乎不是我。
而是自以为越活越聪明的人们。
他们,正在用这种聪明,谋杀美好。
用这种看待任何东西,都从自己悟出的、利己的、实用的爱情角度出发,谋杀影视,谋杀名著,甚至,谋杀孩子的童话——
今天的新热搜#海的女儿#
一位母亲,对女儿阅读《海的女儿》的实用性,产生了怀疑——
这个故事是不讲逻辑
美人鱼剥削姐妹资源
矮化海洋女性物种
跪舔男性
当世界不再有童话。
不再有复杂的故事,多面的人性,单纯的美感,深入的解读。
只有恋爱博主们创造的爆款名词和标签。
真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