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661733/dd867ef5b73448da.jpg)
简书上最近有一篇文章火了,叫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都混的比较差
文章才发出去几天,已经有好几万的阅读量。文章中渲染了一种悲观的气氛,给人一种出生寒门就再也出不了头的感觉,我很不喜欢。
所以我在文章下面进行评论,提出了我的观点,结果我都没有想到,截至到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这条评论下面已经有60多条评论了。有支持我的,有质疑的,有先质疑后支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661733/c30f100f37778ec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661733/f360a7168e8ebc91.png)
总之,可以说热闹非凡。我个人的看法是社会虽然有阶层固化的趋势,但是中国的阶层固化程度,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所以机会还是有的。
而且,农村寒门子弟难以出头,我认为原因更多的在思维的问题,而不是资源。
所以,我提出一个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观点,叫做“孝而不顺”。什么意思呢?就是出生寒门的人,要孝敬父母,但是不能顺从他们提出的观点,因为他们这一辈已经没有成功,他们提出的观点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顺从他们只会让你继续穷下去。
要想实现阶层跃升,寒门子弟必须学会叛逆一点,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网上流传一句话,叫做: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我非常推崇这个观点,改变人命运的,往往不是单一的勤奋,而是思维!
寒门子弟的父母,思维方式往往都比较落后,所以不应该顺从。
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来分析一下寒门子弟的父母在思维上的局限性
一:对待时间
通常他们认为时间不重要,省钱才是第一位的。只要坐一个出租车,花上几元钱,就会觉得好像犯下了滔天大罪一样,在你耳边唠唠叨叨个不停。
其实,如果为了省那么几元钱,要耽误很多时间,才真的是得不偿失。要知道,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也是最公平的。
你的一天有24个小时,马云的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不会有48个小时。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如果浪费大量时间去做低价值的事情,其实才是最大的浪费!
二:对创新的抹杀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父母都比较抵触创新,甚至是循规蹈矩的。
上学时,“要听老师的话”,工作时,“要听老板的话”,“要听领导的话”,总之,在他们看来,听话是最重要的,什么都比不过听话。
只要不听话,就是错的。
然而,社会的发展来自创新,创新往往和听话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提出来什么和主流观点不一样的看法,我们的父母往往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一顶叛逆的帽子马上就给你扣下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661733/9e07f1f862be0a2b.jpg)
三:忽视对大趋势的了解,甚至根本不屑于了解大趋势
“一个人的命运,要靠个人的奋斗,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一个人最终的前途命运怎么样,个人奋斗很重要,但是历史的进程(社会大趋势)更重要。
让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用一个段子来说明一下,不重视大趋势的后果
那就是1911年进宫当太监,1949年加入国民党,北京房价两千时把祖传的四合院卖了跑到外国去创业,中石油48元的时候全仓买入...
大富豪都是怎么利用大趋势发迹的?
不重视大趋势,就会干出这种南辕北辙的荒唐事,造成悲剧的发生。不幸的是,我们的父母总是喜欢念叨脚踏实地,只要你提出对大趋势的看法,他们总会嘲笑你“异想天开”,“吹牛”,他们只知道老老实实的干活,对社会的发展置若罔闻。
阶层跃升的关键节点就在于社会大趋势发生变化后的那段时间,如果不了解社会大趋势的发展,寒门子弟怎么实现阶层跃升呢?靠每天搬10个小时的砖吗?
四:过分追求稳定,不敢冒风险
中国人有一点不好,就是太喜欢稳定了。这种对稳定的渴望,也许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很难去掉。所以,在很多农村地区,公务员总是父母希望孩子从事的职业,不为什么,因为稳定。
“富贵险中求”,要想发家致富,不冒风险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的父母对于稳定的过分追求,束缚了我们的发展。
一听到说要去创业,马上就极力阻止。甚至不要说去创业,只要去工作流动性大一点的企业,哪怕收入很高,父母总是觉得不好,总是觉得还是回老家考公务员稳妥。
五:不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们的父母,总是教育我们:要谦虚,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这本是好事,但是他们搞得有点过了。
为什么他们总是反对我们创业?因为他们总觉得创业是少数人做的事,自己的孩子不是这块料。我们如果说自己比别人强,父母总是说:你又狂妄自大了!你以为你是当老板的那块料?
他们年轻时可能也有拼搏的想法,但是提出的想法只要有人反对,马上就“虚心接受”了,再也不敢“异想天开”了。
他们要做点什么事,总是觉得准备还不充分,下不了决心,犹豫不决。可是,本就是寒门,资源本来就不丰富,怎么可能准备的完全充分呢?
结果,在他们看来“固执己见”,“狂妄自大”的人,一个个发了大财。他们呢,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或者是城郊平民)
上述几个观点比较刺耳,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做好了被人喷的准备。
正是因为寒门子弟的父母,基本上都有上述的几个比较过时的思维方式,所以,如果顺从他们的意志,你肯定不可能实现阶层跃升了,只能被死死地按在底层,难以翻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9661733/a36d3c8ca4feea7a.jpg)
其实上面五条吐槽寒门父母的思维方式,把这五条思维方式反过来用,就是成功之道了,所以我就不额外说如何走向成功了。
所以,寒门子弟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叛逆”一点,对父母要孝而不顺,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上面那五条他们的思维方式,一定要坚决反对!
那么怎么和父母“作斗争”呢?叫兽(教学平台杨教授)抛砖引玉,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 寻找同盟军,循序渐进的改造父母的思想
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你的长辈里面总有几个相对开明的人物。如果他们是比较德高望重,受你父母尊敬的人物,那就更好不过了。
先把你的想法和这些前辈沟通好,然后和他们一起来说服你的父母。 同时,要知道什么是“温水煮青蛙”,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
如果你突然给父母灌输过于前卫的观念,他们根本不可能接受的了。所以,要每天慢慢的更新一点他们的观念,直到他们不再反对你
2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的方法
很多人都容易被别人的观点所影响,改变自己的看法。如果自己的父母真的观念很落后,那么就一定不能再听他们的意见了,甚至要和他们反着来,才能够突破重围。
3“先斩后奏”,善意的谎言
你的很多决定,不要再告诉父母,因为你知道,只要给他们说了,肯定是反对的,那么还不如不说,瞒着他们。
比如你要去创业,你可以暂时瞒着他们,给他们说你还是在xx公司上班,反正他们也不可能突然跑到大城市来找你。等你的事业有一定发展了,再告诉他们。
因为我的父母相对比较开明(或者说我很叛逆,他们拿我也没有办法),所以我的斗争经验不是很丰富,最后这一段斗争建议写的不是很好,欢迎简书上的各位补充。
网友评论
感觉作者就是站在成功人士所宣扬的角度来讲道理。可是我却想说,脚踏实地,做公务员有什么不好呢?或者说有什么坏处呢?现在社会上一说进入职场,进入体制呢,就表现出很不屑的感觉,殊不知做公务员也需要创新,也需要努力呀。
人生的道路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态度,方式和选择。挣很多钱就是终极的追求目标吗?当农民就那么差吗?当公务员拿死工资就是没追求了吗?
再说,成功是什么?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就像喜欢一个歌手,自己喜欢的自己喜欢而不能去贬低或者诋毁别人的喜欢。
个人见解,瞎说的,文不对题,请见谅。
他们会让你省钱,不会考虑到效率;他们会让你追求稳定,不要吃苦受累,不会有风险意味着价值的思想;他们也会让你听话,跟领导同事都搞好关系,这不是什么错,只是他们总以为生活中只能有和气,不能有杂音。
我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受限于时代,环境,家庭的原因,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所了解的,只是那个时代他们的生存方式,对他们生活的农村来说,这是最安全最有效的,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若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打小我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这当然给我的家人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是为不孝,当然额外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自己来决定人生的走向,虽一路波折,倒也差强人意。
如今而言,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关于孝和顺,我仍有许多要做:孝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做的不好的地方,尤其是近些年,脾气见长,时常顶撞反驳,不能使人愉悦,这不是好做法。顺,我虽比较独立,也仍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候也会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事事讨好于人的做法,这种做法绝不足取,也当引以为戒。对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要时常反躬自省,力行改正。
总而言之,面对孝和顺,需要中庸的思想,即致中和。
他的家庭环境不允许他有太多的资源,学到太高的情商。
教授的文章适合小部分寒门的孩子,但是大部分他们根本没有资源,没有这些意识。
1.思维。
我问你,思维从哪里来?父母告诉他?还是去跟别人请教?还是靠自己摸索?你以为思维那么容易得来的?人都有躁动不安的时候,都想成功。转变快的,迅速适应社会。转变慢的,不惑之年适应社会。人生知易行难。思维的彻底转变要从内心开始,若要碰见领路人,那是人生的幸运,所没有领路人,只能靠自己摸索。可是一年是摸索,临死也可能还在摸索。所谓思维是什么?叫兽,你的答案是什么?
2.寒门之子,父母除了能供养你上学,还能给你什么呢?为什么要带上父母?
成年了,走出家门闯荡,看到繁华似锦的大都市,却没你一份,所以你想成功。父母能给你什么?思想指导不了你,你想要的是资金支持,或者人脉关系的支持。寒门父母已经尽最大努力去供养你了,不要奢求太多。
而思维开阔的人,会想到倒闭企业是因为烧钱烧不赢那些有大财团支持的企业。 这个就叫做资本主义,甚至是垄断资本主义,没有资本的支持,企业再好也难以生存下去。 进而导致寒门难出贵子,阶层固化
智者说:“你没有学会给予。”
穷人问:“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
智者说:“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六种东西——颜施:以微笑接人待物;言施:和蔼待人多说鼓励赞美的话;心施:真诚待人容人之过;眼施:以善意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
父母子女的问题,
其实不就是互相爱的问题吗,
孝只要求子女对父母怎么怎么做,
然后外人再来说三道四,评头论足。
这是一种不对等的方式,
如果假设孝文化小对老的存在,
那么是不是就会有
另外一种长对小文化的存在,
成年人自私的只考虑自己的未来,发明了孝文化,那么儿童呢,如果他们在儿童的时候,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话是不是也可以设置一种长对小的文化来约束成年人,所以这是一种不对等的文化
而不对等的东西,就会引发出不是内心自然而然的东西
一切不是由心而发的东西都是
违背人性的东西就是一种假。
无论什么情感,都是相互回报,付出就是为了得到回报,
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相互
其实就是相互爱,你怎么爱我,我怎么加倍奉上
难道,一个小孩小时候没有得到任何的爱,却要这个小孩长大了总爱去付出,这可笑吗,
投入什么能量就会得到什么能量的加倍反冲
我爸虽然是公务员,但是在县城当公务员的工资很低的。然而,在县城生活算不错了。跟大城市的同龄小孩相比差距特别大。尽管当时工资很低,我爸农村出身,但是在资源方面尽量去满足我和妹妹。
我县城里同龄的小孩,有些家庭比我家庭还要富裕。但是他们的父母从来不怎么带他们出去玩的。尽管如此,我爸还是愿意花钱带我们去。04年去北京,就是借钱去的。
现在在广州读书,但是我可能不一定在广州找工作。我想去外地工作吧。
说到思维方面,我爸的思维时好时不好。如果我爸跟我单独聊天的时候,我爸会跟我说很多历史名人故事,我爸读过各种诗词和文学等著作。但是,有一些叔叔伯伯在的时候,他们吹起“读书无用论”。而我爸可能是为了尊重他们,所以选择跟着一起吹。因此,我看到差异化。所以,我不是特别喜欢跟一些父辈说太多东西。况且我还是大学生,虽然还没想过创业问题,但是不想被他们的话影响到。因为他们的子女,大多数学历不大高。我的伯伯有个30多岁的儿子,至今还吃着他们的本,又是供着这人,又吹着“读书无用论”。
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觉得是我对父辈的尊重。但是想做什么事业,先做着以后发展大了再说。因为跟着他们搞内耗,没有任何必要。
我也相信我走的路肯定符合历史的大方向,不是我给自己戴高帽,我国先哲们很早就提出了治国三部:庶、富、教,庶即国家有相当的劳动力,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军事力量,如今我国军事力量已位居全球前列;富即即摆脱贫穷,我国已计划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最后便是教了,即教育,我毕业的时间正好是2020年,将来中国教育问题一定是国家首要的问题,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罢,今年春晚的第一个节目不就是家庭教育嘛。我不知道以后中国的学校教育是怎样,我也不知道现在我能学习些什么,但我知道头脑是非常重要的,比起学习那些专业知识,我更愿意学习那些激发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维持人际关系之类永远不会过时的技能,人生受益最大且稳赚不赔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四部曲中,思维是王牌,毋庸置疑!但有想过~好的(优秀or先进)思维,或者适应当下社会的思维,是怎么来的么?这中间有很多影响因子,或者不确定因素呢;高度,人生高度or思维高度,都是有由什么所产生的呢?可能会有个别天才,天生就有大意志,高追求…;但是更多的都是平凡人(我们没有天生的思维,更需要在后天中去培养,熏陶,改变,改进…),但可能我们这些“平凡人”在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根本达不到这种“后天需求”呢,如果再加上家庭,生活的阻力呢,这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呢?有句网络话:是“穷”限制了我的思想,对不呢?答案各异吧,这个“穷”真的只是指的经济么,如果再加上教育的穷,知识的穷,眼界的穷,家庭裙带关系的穷,思维的穷呢,而后如何呢?
谈论了思维,然而你们(我们)思维来自何方呢?
1.爱面子,互相和街坊邻里攀比
2.一个月给两千的生活费,节假日发红包,我刚毕业工资也才三千出头,我每天省吃俭用,比同龄人更加爱钱,其实我也想打扮得美美的。
3.永远想掌控你的生活,对你很多事情提出他们的意见而不是建议,而他们的建议永远是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远的工作。
真的很悲哀,一方面要求工作体面,一方面要求工资高
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如果他们想要钱,那么我就给他们钱,其他的不要再管我了
已经对着干了 已经独立思考了 不用在乎那些
父母的思想你改变不了的因为年龄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