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行动营极致一连读书心情随笔
(9/12)让生活,变美好——《不抱怨的世界》

(9/12)让生活,变美好——《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 芳草菲薇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11:20 被阅读1次

【书名】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威尔·鲍温

【章节】第七章 批评与讽刺


原文摘录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而且,我们的批评往只会扩大却不会消弭被我们批评的事端。”

“批评是一种攻击,当人们被攻击时,他们往往会有两个选择:奋起反抗或回避逃离。”

“讽刺是一种消极的/挑衅性的抱怨。”

文章感悟

这一章内容比较少,有种事例支撑不了理论的感脚,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为,但仍然告诉自己深呼吸,慢慢说说想法。

批评也是有两面性的,适度的批评也是管理者维持激励与指导平衡的手段。

批评也是一种推动力,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关注点不应该放在批评本身上,而上放在批评的方式上。

我们都是有惰性的生物,甚至于会对某些取巧(利已不利他)的事沾沾自喜,这种情况就要适度的点出来,这个“点”就是一种批评,但却又不是批评。

批评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对于玻璃心的人,更多的要是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批评一样也会导致恶性循环,对于混日子与得过且过得的人来说,就得来一记当头棒喝,打醒他。

说说我在工作中的两点经验吧,欢迎大家指正,共勉:

1)观念转变

“我们和组织是一个共创的过程,是与组织动态、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相联系的,个人的提升与公司的发展需要达到一个双赢的状态。”

我们常常和员工谈双赢,但双赢是一个不易达成的结果。

任其自下而上的自我激发往往驱动不足,甚至可能流于形式,无法直正发挥其作用,这个双赢的状态需要管理者自上而下推动,合适的点拨与提醒,适度的批评与指正。

作为管理者,要改变自己,了解同事及下属,摸清他们的秉性,去引导他们自我激发。

2)“拿来主义”要不得

从前做人才盘点的时候,我说的一句话。

读书/培训学习的是工具和方法,分享的是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工具和方法是成熟的,但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而复杂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如何将工具和方法转化为适合自己的逻辑理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12)让生活,变美好——《不抱怨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fb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