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家隐宗文始派哲思
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后外其身而身先存

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后外其身而身先存

作者: 6421173a09b3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09:35 被阅读64次

道德经第七章,是以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炼神还虚之后,人会有一种特殊的状态,称之外虚空劲。虚空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脱离物理定律的,虚空劲的特点在于重心不在肉体之内而在肉体之外。如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一般,从某种程度来说太阳便是地球外部重心所在。虚空劲是一种模拟九大行星运转的一种技巧。

将重心至于肉体之外,如同地球的公转的重心位于太阳一般。通过自身的自转与外部重心的公转从而成功在重心在自身内部转移出去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平衡的状态。通过外部重心的存在于自身之间的距离而形成了更大的扭矩与杠杆作用而产生超越自身极限的力量,消除自身平衡的限制,无所顾忌的极限爆发。

这种以虚空为自身重心进行发力的技巧便是虚空劲了。这种技巧在企业运营中也是如此,人通常由于自身平衡的需要而难以发挥在自己全部的潜能,一旦平衡丢失便会导致整体出力的失效,因此人的最大出力往往都会被限制在不影响自身平衡的基础之上。因而往往需要对手或者盟友的帮助在才能使得自己突破原本的限制。例如当你的出力会导致你脱离平衡的状态,而与盟友的合力和对手的冲击会导致你形成动态平衡的时候。而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超越自身平时训练的水平。而具备这种动态平衡能力的人往往会在各种激烈的竞争呈现出超水平发挥的状态,这是通过外在的平衡修复自身内在的平衡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无招胜有招,无为胜有为的原因了。无招是因为这种招式都是脱离自身平衡需要的招式,在正常状态下根本就无法使用,只能通过外部的作用力进行辅助。要么是对手的力量,要么是盟友的力量,要么就是虚空劲了。

无为胜有为也是如此,重心在体外就可以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动作,形成突破极限的力量。

表面上招招皆错,实质上暗合天道自然。所以才有了功夫在诗外,若是在诗内,那么便无法摆脱诗的限制,摆脱平衡锁之类的各种限制。

这个就是外其身而身先,后其身而身先。如同泡妞一般,很多时候我们在泡妞的时候都会因为自己的欲望,情感,理智的影响而导致我们无法在自己心仪的对象面前展现自己的全部能力。例如无论男的还是女的在面对自己心仪的对象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眩晕紧张,紧张出汗,面部红潮,不知所措,说话断断续续的情况。这个就是平衡锁的导致,人的自身内部有着平衡锁的机制,即当我们面临自己喜爱的对象的时候,会导致在欲望,情绪,理智方面产生巨大的波动。而这种波动会激发我们内部的平衡锁机制,抑制我们的欲望,情绪,理智方面的出力,将巨量的资源用来重建平衡。从而导致我们在心仪的人面前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窘态。

同样的当我们在面临心仪的项目的事业的时候也是如此,当一个人特别心仪某一个项目或者某一个事物的时候都会出现智力,情感,欲望等方面处理能力急剧下降的状况。

而圣人在可以通过将欲望,情感,理智的根源转移出体外,而形成一种无论面对多么喜爱心仪的人事物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且在越是心仪喜爱的人事物面前越是能够超水平的发挥。

这就是为什么圣人外其身而身先,后其身而身存的原因。这是因为圣人已然解除了平衡锁的限制。从而能够无视平衡锁的限制,发挥出常人十倍以上的能量。从而在于常人的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十则围之。从而不断的取得胜利。

而在传统的道家成长体系中,有三个流程,丹田小丹,周身中丹,天地大丹。通常在对抗的过程处于丹田小丹状态的人会呈现出全身都是破绽的状态。而到了周身中丹的状态因为周身都浑然一体,而呈现出一个浑然一体的感觉。而到了天地大丹的状态则同样呈现出周身都是破绽的状态。这是一种以缺为全的状态。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必然是破绽百出了,只有破绽百出的状态才能够实现天人合一。天人是相互交流的状态,人的氧气弱天地间的阳气便会因为平衡的缘故的注入人体,而当人体内的阴气弱的时候则天地间的阴气会注入人体。正是因为自身体内的破绽而形成了以天地之间不间断的互动。而随着天地之间的流动人所呈现出来的破绽也会跟随者天地间的运转的变化而变化。你会发现这个人周身都是破绽,然而这个人身上的破绽会随时无理由无规则的变化。

这个与量子不确定状态是类似的,量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宇宙运行规则的运行状态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相应变化。当你以观察整个宇宙运行规则的运行状态为依据来分析量子的状态变化的时候,量子运动是有规律的。而当你仅仅以从量子的物理状态来观察量子变化的时候量子是没有规律的。只有从根源出来才能够了解量子变化的原因,能知古史,是为道纪

相关文章

  • 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后外其身而身先存

    道德经第七章,是以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炼神还虚之后,人会有一种特殊的状态,称之外虚空劲。虚空劲在一...

  •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世间大多之事,莫过如此啊。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心一意以祖传训诫为重,欲兴复大燕的国...

  •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老子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什么意思啊?”长者说:“耶稣在圣经中解释过这句话的意思...

  • 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河上公注“先人而后己,”道教全真派祖师重阳真人《全真集》...

  • 后其身而身先

    在工作中不要过分计较得失,工作不是为了做给人看,而是要做了自己该做的,先不要去想会从中得到什么,把所谓的应得...

  • 君子后其身而身先

    今天和羽亮同学聊了下道德经,宗教,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羽亮谈到的下面这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特此记一下 所有...

  • 道德经喜欢句子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句子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

  • 甘居人后置生死于度外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后,作动词,甘居人后,默默奉献;先,得到世人肯定;外,作动词,置个人得失...

  • 【经典品读】后其身而身先

    【经典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中后其身而身先,后外其身而身先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g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