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文内容,主要涉及通过“印象笔记”软件进行信息收集、知识管理的相关技巧,下图是具体的目录图,供你参考↓

01选择

①例子
a、买衣服的情境导入
当我们去买衣服的时候,不会任意去买,而是要想着怎么和已有的衣服进行一个搭配,并且,我们一般也只会挑选当季的衣服,即夏天时买夏天的衣服,冬天时买冬天的衣服。

b、优秀妈妈的例子
如果想成为一位很优秀的妈妈,除了要学会阅读,还要学会亲子沟通、收纳、家务、烘焙和形象打理等多项技能。

②启发
a、启发1,知识点的搭配、串联
我们通过买衣服搭配的例子,可以联想到学习知识也是类似的道理,也就是说,学新知识时一定要想想,我们可以将该知识和现有的什么知识做一个搭配,以相互补充印证。我在写“01阅读的大脑”课程笔记中,就有提到过一个叫做“记忆的网络模型理论”的东西,能很好地诠释这种知识“搭配、印证”的关系,这里放个链接↓

b、启发2,知识的学习
学习新知识要适合自己的学习阶段和方向,换句话说,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挑适合我们当下问题情境的知识。
如,要参加面试,就找些讲解面试技巧的文章、书籍来看。
如,要成为优秀妈妈,必须先对所要习得的技能做好分类,然后思考哪些技能是当下最迫切需要的,最后进行针对性训练。

③狼牙棒策略
a、狼牙棒策略具体解释
狼羊棒策略是小六的一种比喻,用来描述我们对“学习精力”的分配,具体比值如下,供你参考:
→将70%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上
→用20%精力进行广泛涉猎
→剩余10%精力,进行随机漫步。如,纯粹是好奇心驱使,没有明确目标的逛书店行为

b、围绕长板发展优势的好处与坏处
如,小六以前做程序员的时候,桌上几十本书全部都是跟编程相关的,好处是小六的专业领域能力非常强,坏处就是他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狭窄。

c、小六对狼牙棒策略的践行
当狼牙棒没有刺的时候,是光秃秃的,杀伤力一般,而当有了很多刺时,其威力就变得非常强大。类比到学习上,小六的做法是,以IT优势技能为依托,还延伸学习了“视觉呈现,用户体验,思维导图”等领域的知识,这就使得小六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了。

02收集

①三类收集途径
a、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果
如,概念卡片,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等。

b、行动带来的经验
如,对工作的复盘等。

c、信息
这个“信息”的定义是很宽泛的,凡是我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信息”,我们都可以进行一个收集。小六认为,收集的一般要义是“收集那些和自身专业有关的,让我们感兴趣的”,之所以要有所筛选,是为了防止我们自身被“信息浪潮”淹没。

d、小六的日常做法
→思考层面:
如,看到某海报,自问“我为什么会对它有印象?”然后思考出结论“刚好我在学文案相关的书籍,这句话之所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是因为它运用了XX原理。”

→信息收集层面:
对自己所关注领域内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进行定点追踪。
如,关注知识型IP“罗振宇”、“高晓松”和“吴伯凡”这类人。
如,罗列自己的知识获取清单,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和简书等都算。

②印象笔记
a、通过“收集箱”集中收集
如,无论是网页端还是手机端,只要看到什么有趣、有料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印象笔记进行一个收集,并汇总在一起。

b、具体方法
网页端→在浏览器中安装印象笔记插件;
微信端→关注“印象笔记”公众号进行操作;
关于图片类文字的收集→可以利用全能扫描王app,进行扫描收集。

03整理

①命名
因为一些文章的原标题,多数是为了吸引眼球,所以“标题党”成分比较多,那么我们先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精炼概括,然后把原标题变成“文章关键词”、“重要观点”的合集。这样一来,我们不光对文章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后续搜索也方便了许多(毕竟有时候收藏了很多东西,最怕的就是找不到)。
如,“为什么妈妈们愿意花费千元买下数年的课程?”可改成“知识焦虑”。
如,“如果地球真的变成‘流浪星球’,人类文明将会变成什么样?”可改成“地球失去太阳庇护的后果”。
如,“315晚会过后,你也许又多了一个买iPhone的理由!”可改成“买iPhone手机的好处、优点”。

②分类
a、核心思路
按照不同的类型、类别,把文章进行一个分类。
→大分类参考,工作、生活、学习。
→学科分类参考,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爱好分类参考,绘画、摄影、攀岩等。
→演说分类参考,沟通、说服、辩论、演讲和谈判等。
总之,看自己的需求,适合自己的分类才是最好的,关键是要有分类的意识。

b、关于序号编码
文件名命名时,我们可以用“01、02”的方式进行排列,也可以用“ABCD”的方式排列,觉得怎么便捷就怎么排。

c、删减/瘦身/裁剪
我们买了一件衣服之后,会把包装盒、标签和袋子给扔掉,知识管理也是如此,我们要对内容进行一次“删减/瘦身/裁剪”。具体做法可以是——把重点内容进行加粗、荧光笔标注,甚至可以用各类数字小标把内容解构,将其变成一篇对自己有用的“新文章”。

③贴标签
给文章贴上属性标签,这是为了方便我们以后通过这类标签,快速地找到这篇文章。配合上文提到的“改标题”做法,效果更佳。

04吸收

①吸收时,记得参考布鲁姆知识分类
有了布鲁姆知识分类做参考,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就能更有针对性,更多内容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②合理运用费曼技巧,高效吸收知识
→选择并教授
→发现不能理解的地方
→重新学习
→简化

05应用

①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一些概念是不需要我们去过分练习的,比如“03快速阅读”课程中提到的“注意力写作”概念,我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好,真正要去应用的,是那些流程卡片。
如,结合“文章的万用框架”,我们可以对微信、知乎、简书上的各类爆款文章进行分析,继而加深自己对“文章的万用框架”的认识,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以提升认知能力。

②实践最难,但最有意义
小六在课程中说了两个观点,大意如下,供你参考:
→“费曼学习法重在帮助我们理解知识,而真正让知识变成能力的,恰恰是那些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实践行为。”
→“读书不需要读特别特别多,为什么?如看时间管理类的书籍,读十本还不如读透一本,并好好实践,能实践时我们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内容,感谢你的阅读,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我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