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看完《河西走廊》与《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两部纪录片后,我找到了自己上学时期觉得学历史痛苦的原因,因为课本上的历史都是史实,是政治性的历史,于我而言,历史人物就是一个个冷冰冰的人名,历史事件则像情节缺乏吸引力的故事,这种基于记忆的学习,让我甚至轻易就将历史事件与对应人物记混。如果把历史比喻为"一个人",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学习下来,我对于"历史"有了基本的印象,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身形样貌,他的成长节点,但却始终不清楚他的性格,他的思想。而纪录片的讲述则开始为他整个身躯注入血肉灵魂,通过大量史料的推测论证,我得以窥见他的所思所想,甚至穿越两千年历史时空,我看到了很多历史与现实的不谋而合。
在我此前二十多年的认知里,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将秦王嬴政与“暴虐”划上等号,但事实上真的秦始皇真的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吗?
跟随纪录片了解“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帝制到收复民心的一步步尝试再到最后秦帝国的灭亡”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颠覆和刷新我的认知的过程,或许片中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可能带有叙述者的主观感情,但是大量史料及出土文物、竹简的佐证,跟戏剧性的历史影片相比,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真相。毕竟历史情境下的人们心理真实的所思所想,我们不得而知。
为什么秦始皇一直留给后世“残暴不仁”的印象?而为什么在看完纪录片,我却在心里永久给他撕下了暴君的标签呢?
02在统一之初,面对一个史无前例幅员辽阔的国家,六国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秦始皇首创皇帝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并将秦国的管理思想推行到全国,改变了以往沿袭了八百多年的社会管理体系,但这在当时社会上各阶层并没有得到认同,事实上当时的六国贵族内心,时刻在等待一个为故国复仇的机会;六国的百姓也因为没有感受到这个新生的统一国家的社会体制带来的好处而排斥抵触,民间的起义和叛乱活动此起彼伏,面对六国贵族的不配合以及不断平息的叛乱行为,秦始皇没有强行镇压和暴力惩治,反而采取了一种极为怀柔的方式,以文化教化和百姓落到口袋的好处赢得民心:设博士、悉数接受六国礼仪、重用东方六国的学者、实行土地改革:使黔首自食其田,承认六国时期的土地占有……以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给予六国最大的包容,或许他心里明白要让天下百姓真正认同这个新生的帝国,需要时间,所以他隐忍、妥协、坚持……
在秦始皇44岁时,他所渴望的民心迟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急于寻求其他的方式以挽回渐行渐远的民心,于是转而将目光放到了对外领土的征服:命将军蒙恬带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挥师五十五南征百越,修筑长城、秦直道以抵御匈奴…但是这种疾风骤雨般的军事行动与工程使得社会超负荷运转,百姓彻底反感秦帝国的统治,此时的秦始皇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但当时一封要求重新考虑分封制的上书触及到了秦始皇的心理底线,接近晚年的他几乎彻底失去理智,他没想到自己多年的隐忍与妥协始终没有换来他想要的"统一",偏执与仇恨占据了他的内心,故转而以一种粗暴的方式——“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同时开始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以祈求用这种形象化的工程证明帝国的伟大与不朽,给自己营造一个现实中从未实现的“天下梦”。最后自然是以秦帝国的灭亡而惨淡收场,立国仅15年。
03
当我们稍微了解了一点秦始皇在建立帝国、管理国家、统一天下所付出的努力与建设时,当我们今天享受着祖国统一的和平稳定时,我们能以"暴虐"二字一以概之对秦始皇的评价吗?他或许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但他却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是充满勇气和冒险精神的先驱。
以上是看完纪录片前两集最大的感受,通过了解历史,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知道我们的文化来源,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祖国统一,这是我们不可妥协的底限,实际上这个思想是从秦国开始萌芽生长。
与此同时,或多或少也理解了一点用辩证的思维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人与事物,甚至是重新审视我们自己与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也千万不要轻易评判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残暴的秦始皇,在今天看来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无论何时,保持开放的心态看待周遭的一切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