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写《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先有目标再行动,建立使命宣言
一、
在工作或者是学习上,我们会习惯于确定一个目标:两年内升职或者花一年时间到某个证。也有的时候,需要改动我们的目标,计划着升职的时候可能出现了更好的跳槽机会,或者准备考的证因为工作的调动不那么必须了。不管怎样,我们总是能够调整目标,并且信心满满。
那么,在家庭中,我们是否也有一个这样的目标呢?
很多人可能会说,家就是亲近和放松的地方,还需要什么目标吗?
倒退到我们决定建立一个家庭的那一刻,想想当初是什么让我们决定走进彼此的生活,无怨无悔。那可能决定于你了解的对方和对方的誓言。
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总是最自信的:他是一个正直体贴的人,所以我要嫁给他;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所以我要娶她。
然而,若干年后的某次争吵中,有些话总是脱口而出:当年的你哪里去了?
你还会确定,这是当年你了解的对方吗?甚至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吧?
二、
除了我们自己为是的了解,誓言更加不可靠。为什么?
并不是因为那句女性抱怨名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纯引用,不代表本人观点哈)。
首先,誓言的对象是你未能全部了解的对方。
两个人恋爱的时候,由于肾上腺激素跟荷尔蒙的作用,整天都会像孔雀开了屏一样漂亮可人、温柔体贴。就算偶尔有了小矛盾,两个人之间最初强烈的粘性也会瞬间将两个人拉到一起。但是,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发展变化的,如果两个人年纪尚小这种变化的阈值会更大。这个时候,那些生生死死的誓言本身就建立在了一个不确定的对象身上:你爱的是对方的现在,可是你的誓言覆盖的却是未来不管变成啥样的对方身上。
也许,你会说,誓言本身就是对自己的约束和对对方的承诺。是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曾幻想改变世界呢,然而最后呢?
其次,誓言建立的基础是想象中的生活。
你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两个人千辛万苦的结婚了,却因婚后一地鸡毛蒜皮的各种事分开了。可能是经济问题,可能是婆媳关系,可能是第三者插足。
当时两个人决定结婚的时候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以为这些都是别人家的事呢!
是的,在我们的想象中,未来就是一种幸福的抵达,并且一路鲜花。然而事实上,那条路也有很多荆棘丛生的地方。誓言太轻易,也就更容易放弃。
再次,誓言多数时候是单方面的,得不到回应的付出本身就缺乏践行的动力。
誓言多被用于男方追求女方,男方信誓旦旦、女方含泪应允,多么美好的画面。也许后来,男方在一段时间内一如既往的践行自己的诺言,女方却渐渐觉得这都是他应该做的,并没有感激之情。然后呢?没有谁是永动机,践行誓言的动力一定会因为生活中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让女方觉得:你变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不知道回馈的,但是人性的真相是,越是轻易得到越倾向于索取。
最后,誓言有时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只是一种仪式。
千百年前的《诗经》就描写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场景,讲一个憨厚的男子求娶心仪的女子,然后就有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及“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婚后悔恨和暴力画面。
是的,有时候,誓言就是骗人的。
三、
既然人可能看走眼、誓言不可靠,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呢?——确定共同目标,建立使命宣言。
正是因为婚姻或者家庭的关系是发展变化的,而组成家庭的两个人又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所以最好的应对关系中潜在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共同的目标和原则,并为了这个目标达成选择的默契。
比如,现在都倡导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关系。如果夫妻能够以夫妻恩爱为目标、以夫妻关系第一位为原则,那么自然不会有双方父母介入导致离婚的事情发生了。
对于家庭来说,制定目标之后可能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就像开头我们讲的工作和学习上的目标一样,还是可能调整和改动,不变的是,所有的目标都是家庭成员认可和自愿参与的,并且目的都是让家庭关系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的。
为什么打造属于一个家庭的目标如此的重要,书中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所有的事物都会被二次创造,如果你不去主动创造第一次,别的人或者别的事物就会掌握那个权力。
就像身边很多人都迫于现实问题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同时又会觉得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太娇惯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你已经把创造孩子的成长环境的选择权交出去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