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78年底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仅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100个。在当代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的乡村建设使得传统村落自我完善的进程被中断。乡村景观以图像为载体直接反映了这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和矛盾,并且借助现代传媒被大众所感知,成为“乡愁”主体片段性场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传统乡村景观的特点
传统的乡村生产景观以农业生产景观为主,它以土地等自然要素为基础,通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既创造了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又满足了生活需求甚至审美活动的进行。可以说,传统的乡村生产景观兼具了经济、生态、美学的价值。乡村的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中最易被人感知的部分,其中通过村落布局和建筑形式的变化形成的居住景观,又是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多样的内容,它们的形式与风格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背景,承载着当地人们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2、“山水·田·居”理想模式
乡村景观理想愿景中的“山水·田·居”模式,表征的不但是自然、生产、聚落3个层面的意向要素,更是各景观要素在时间空间秩序的组织下形成的充满诗境的整体景观。
其中,“山水”表征的自然景观是乡村景观形成的基础,其强调的生态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下仍然需要被尊重保护;“田”表征的生产景观是乡村景观发展的根本,在生产方式改变的情况下,要在形式与内容两个轴向拓展生产景观的内涵,而原本的农耕场地也要结合实际进行重构;“居”表征的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营建的关键,不断提高的生活要求是其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在时代的巨变中,个人的营建经验不足以完全支撑聚落景观的融合重塑,专业的引导是现阶段新居建设的必要方式。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要创意,怎么办
关注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公司网址:http://www.cxhyplan.net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专注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农场、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规划与策划设计,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缔造一个全方位的生态链互动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