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命题,它既是认识论也是实践论,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价值观。”
说实话,这个话题有点难。看上面的那句话就知道~ ^o^。
背景
原本想洋洋洒洒娓娓道来,可发现肚里无货,难以下笔。不过,知行合一方面的认知我还是很想梳理一下的,因为这个方法论意义很大,涉及到个人思想和行为一致性的问题,包括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这也是我“写、学合一”的初衷(见我的另一篇文章《“写”即是“读”,也是一种“学”》),所以,在酝酿了3、4天后,做了些补充研究,便开始动笔了。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其心学体系中提出的,我有兴趣研究也是基于两年前的机缘: 当时有一次与一位好友在上海松江的地中海广场那里喝咖啡,聊起了这方面的话题,有点感触,之后,便正式展开学习。2015年年底时集中攻读了几本书,期间也尝试在工作生活中参照思考或实践,2017年春节期间又啃了几本,至此,便略有些体会。
“知行合一”从字面上看大家似乎可以“秒懂”,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越琢磨越迷糊,确实,要不然王守仁先生为什么凭此获得“明朝一哥”的称号呢?知行合一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命题,它既是认识论也是实践论,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价值观。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都有很多讨论和争议,也有不同的分支门派。
讲阳明心学的书还是很多的,我这里先做个简单的浓缩,然后再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践行框架。
心法
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之前他老人家是受了程朱理学影响的,后来发现认同不了——我们 “格物致知” 怎么能格尽天下事物呢?而且即使明白了道理,实践上也常常是脱节的(儒家之前倡导的是向外求理,内心有时候却是扭曲的)。最后,他在龙场顿悟的结果就是“心即理”——心里是有“良知"的,理即“天理”(仁义礼智信之类的),天理的取向标准就是“致良知”。良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有分辨善恶的宝贵本性,只要利用这个本性,就能有正确的分别心(致善),就符合天理。同时,保持真实和诚心诚意(致诚),行即为知、知即是行,即“知行合一”的统一境界。合其二者,就能成为一个儒家的所谓“圣人”。这段描述不见得说清楚,我就附个简单的示意图:
“阳明心学体系”不要小看这个图,这还真是我两年的学习成果,难点就是对一些字词含义的把握(譬如“诚”字 ),还有就是没有找到特别权威的著作来正本清源。当然,大家还是可以继续来拍砖的 :-)。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心学的“知”是内心的感知,“行”就是保持与内心一样真实,这个听上去似乎是“唯心”的(这也是历史上被诟病比较多的一点),唯心与否我们暂且不作讨论,反正阳明心学是一门“心法”是没错的,而且主要体现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那对于其它领域是否有借鉴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从我自身的实践体会来看,对“知行合一”理念框架加以发展还是可以作为普遍方法论的,不限于儒家的修身治国。
说起心法,我就想起太极拳(本人是打三丰太极的,作为我的主要运动方式,启蒙老师是一位教武警的拳师,那是大学时代的机缘~ ^o^),练习太极拳是有很多心法的(譬如 “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阿”,就是一句太极拳的高层心法),但实际练的时候我们还得一招一式,从物理力学及运动学的角度来拆解、遵循的,而心法则是用来感知和检验,特别是检验你的最终正确与功力。同样,“知行合一”我们还得有套招式来练,这个就是过程框架的范畴了。以下是我的“招式”。
框架
认知的框架
知和行,我们先讨论“知”的框架。对于认知的框架,应该有很多,我们这里主要探讨一般的科学方法论。这几年我对敏捷开发关注得比较多,从对敏捷的研究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和参考。敏捷体系的特点是价值观主导下的实践,业内人士对它的知识体系一般按五个层面进行解构和梳理,分别是:价值观、原则、方法、实践和工具,从高层抽象到低层具体的演化; 也有简化成价值观、原则和实践三层的,如这个冰水模型:
under practices这种分层认知框架具有普遍意义,特别对于基于人类活动总结出来的实践,逐层剥笋式的分析会是一种很好的认知模式,具有检视和归纳作用。当我们不能把握某个层面的问题时,比较好的策略就是往更高层去看,然后我们会做出更恰当的选择和处理。
但是,这个模型还需完善一下。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现大家如果把价值观作为最高层来认知的时候,有时候我们是很难落地的,这个问题就是“知行不合一”的问题。模型问题出在哪里呢?——后来我发现还有一个隐含层没有表达出来,那个就是“cognition”层,就是狭义上的“认知层”。认知和价值观有什么区别?有的同仁认为它们互为表里是一体的,我个人则觉得它们是不同的概念,有一天我在鼓楼附近的漫咖啡正巧碰到南大的邵老师,我们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也谈到了马丁.福勒《新方法论》一文中对于敏捷开发本质的部分认识,后来我总结了一句话—— “认知是对客观事实的了解,价值观是偏向”,这样的诠释可能清晰些。所以,我个人认为5层模型要发展成6层了,如草图:
实践体系认知的六层框架知行“合一”的框架
上面介绍了一种认知框架,接下来是如何“行”的问题,就是建立知行“合一”的框架。
如何“行”的问题听起来就是如何落地的问题,譬如敏捷开发如何导入如何转型,就是一种涉及“行”的问题。转型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会有约翰.科特等领导变革大师出现,约翰.科特大师的变革方法论给了我一些启发,在他的策略框架中,第一条的“增加紧迫感”作为切入点非常重要,后来我基于他提的这条又深挖了一下,发现了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因素,——那就是“动机”,motivation。“动机”成形会有很多因素,增加紧迫感只是其中之一,偏外力(外力因素也有很多),还有其它的如个人诉求,偏内在的一些因素,总之,只有有了动机才会有相应的行动,才会知行合一。而动机没有或者有偏差,就会出现没有“行”(只知不行),或者知行不合一。所以,我们的框架进一步发展成这样:
知行合一的框架图中除了增加motivation要素之外,还加了一个condition(条件)元素,即在具备一定条件后行动就起来了。
【2017.2.15增补】这个图的几个要素后来我在阳明心学的源头之一《大学》里也发现了相关的描述,如以下截图,特别参考一下文中第二段提到的“正心”(对应价值观)、“诚意”(对应动机)和“致知”(对应认知) 三点,非常契合。
《大学》第一章的摘录小结一下。知行合一框架的逻辑是: 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客观事实认知之后,会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一些原则的遵循,在动机成形并具备行动条件后,行即产生。知行的深入过程中,会继续用到各种方法、具体实践或工具等内容。
境界
上文中我们讲了心法和框架,但是真正要到达一定境界的,必然是心法,正如打太极拳一样。可是,心法这个东西很玄乎,难以把握,弄不好就是走向形而上。王阳明给出的方法就是你可以“静坐”,可以“事上练”,但这个方法知易行难。所以,在初级阶段,我个人建议采用前文所述的相对科学的框架,至少是有章可循的。
心学最厉害的境界是到“心外无物”,以及“内圣外王”,这一点本人愚钝还无法理解,尤其对于如何在怀有“良知”的情况,还可以杀人(敌)从容,或者做到无欲成刚,或者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那种境界。盖非常人能达,非九死一生不可悟也~ ^o^
丁酉年壬寅月丙寅日,小雪2017.3.16 补注:
附一西学研究心智模式的书,心智模式影响cognition。
超常思维的力量 杰里.温得2018.2.11 注:Kim Scott的彻底坦诚模型
探讨一下知行合一的方法论2018.3.8 注:《控制论与科学方法》里的摘要
探讨一下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