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我坐在客厅刷手机。先生从卧室出来虎着脸冲我嚷嚷:“现在都几月了?”我一愣。
他接着自问自答:“12月了,冬天了诶!睡得我冷死了!”我这才开始明白。
我昨晚带小宝睡在了二宝房间,因为二宝屋是榻榻米,不担心小宝会滚落下床,所以自从小宝会爬开始,我都是带她在哥哥房间哄睡。
结果,夜里爸爸回来也挤到榻榻米上跟我们一起睡下了。我模模糊糊记得他喊过我回房间睡,因为我们卧室的大床是玉石板可加热床垫,如果没有提前开启加热,会凉冰冰的,我就说不去。
估计他也是懒得等加热就钻到二宝毛茸茸的被窝了,二宝怕热,盖着薄被还睡得一身汗。我一直没给二宝换厚被子,先生特怕冷,人又高,难免睡得不暖。
我总算是找到了先生一翻劈头盖脸指责的来处了。
我一边冲他笑笑说,“哦,知道了。今天我就把孩子房间的冬被准备好。”一边走进卧房拿暖暖的睡袍出来帮他披上,这个时候他已经缓和了下来,开始烧水在泡茶。
其实,践行非暴力沟通之前的我,是不会这样应对的。对话场景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老公一臭着脸冲我嚷嚷“现在都几月了?”
我就会立马回怼:“怎么了?有话直说!一大早就臭着脸,莫名其妙。”
“12月啊!冬天了诶!睡得我都冷死了。”
“我们都睡得挺好,就你冷。”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怕冷?!”
“你又不是小孩,冷就自己拿被子啊!我陪孩子睡着了哪顾得上你?自己不会照顾自己吗?”
“你也知道顾不上我,房间大床都没加热是冰冷的。再说你都多久没回房间睡了?”
“你不睡得晚吗?我加热在那也不见你去睡。”
……
这样下去将上演一场争吵。
践行非暴力沟通之后,我会关注对方的情绪,找到底层原因,而不再只关注他说什么,做什么。我会运用前摄行为,而不是被动的后摄。
对所听、所见、所感不第一时间回应,而是经过深度剖析其底层原因之后,再予以回应。
经济学中有一句话说的是“你以为的并非是你以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以为是。比如我爱人冲我嚷嚷,我如果以为他是为难我,针对我,我就会生气回怼。但我发现了他其实只是希望我能多关注他以后,一个微笑,一件温暖的睡袍就能化解一场争吵。是不是又简单又管用?
当然,不能光敷衍了事,嘴巴说的好而不行动。自此,不管他回来的早晚我都提前加热玉石床,同时,不管二宝暂时需不需要棉被我都准备好放在他床边,以备先生的不时之需。如此,彻底解决。
所以,好好说话,也是夫妻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