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李中梓《内经知要》色诊之笔记,整体望诊——2望色

学习李中梓《内经知要》色诊之笔记,整体望诊——2望色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1-11-03 20:49 被阅读0次

2.望色

望色,包括整体肤色以及面、舌、五官、尺肤、脉络和爪甲等局部的色泽变化。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不尽相同,发生变化时的临床意义也不一致。面色见色诊,舌色见舌诊,其它局部之色各归其部,此处仅简述整体肤色。

就整体肤色而言,世界上不同人种的肤色有着很大差别,即使同种人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我国多数民族属于黄种人,因此肤色以黄为主,从三岁至老年一般呈现浅黄至棕黄色,然而个体间的差别很大。

在疾病过程中,肤色最常见的变化有赤、黄、黑三种:

(1)肤黄:

皮肤面目皆黄,明显超出常人,称作黄疸,中医分为阳黄阴黄两大类。阳黄黄色鲜明如桔子色,多因肝胆脾胃湿热而致,热重者偏赤,湿重者偏黄。阴黃则黄色晦如烟熏,多因寒湿困脾而生。

(2)肤赤:

全身皮肤变红,多见于高热时。肤色偏白的患者,肤赤更为明显。

(3)肤黑:

皮肤灰黄晦暗,以容易磨擦的皮肤皱折处,皮肤粘膜移行部位更为明显,中医称为“黑痘”或“女劳疸”,多因肾虚而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李中梓《内经知要》色诊之笔记,整体望诊——2望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kq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