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16604/56abe227a3b8ad76.png)
在讲完了创业的目的和意义、创业的体验后,这回来聊聊创业的人。
我始终认为,人对于创业是否能够成功所起到的作用是第一位的。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时地利人和”、“尽人事听天命”,我们有很多经典俗语都突出了人的因素的至关重要,也体现了其他环节的不可掌控。
至于无论是如桃园三结义等历史故事中的演义、还是阿里十八罗汉、新东方三驾马车、复星五虎等现代创业故事中的演绎,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牛逼的团队对于创业成败的决定性作用。
柳传志说:“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而马云说:“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顺序固然略有不同,但是对于搭班子——创始团队组建的重要性的认识都是一致的,无非是从方法论上有所区别:柳传志倡导先组建团队,再根据团队的特点和资源确定战略和战术,而马云则认为应该先找准方向,再围绕事情的方向来组建团队,实施具体战术。
当然,一个靠谱团队的组建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太多的偶然因素。
首先,要求大家彼此欣赏,互相认可;
其次,需要大家能力互补,在资源上可以互相协同;
再次,还得各自人品过关,胸怀宽广,不计较眼前的得失;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得共同认可决定要开干的这件事情。
就这几条下来,几乎绝大部分的创业想法已经胎死腹中,很多创业项目都没走到团队组建这一步,要不怎么说创业是极为奢侈的。
你离创业成功真的只差一个程序员?
想起之前流行的一个段子——我有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想法,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这个段子的笑点在于,大多数怀有创业想法的人,根本不知道一个创业的idea跟找到一个靠谱的程序员合伙人存在着多大的鸿沟。
更为重要的是,你以为只缺一位懂技术的,而事实上,你缺的远不限于此,还包括市场、财务、产品……各方面的人才——缺了谁你都玩不转!
在此之前,我也琢磨过很多创业项目,都因为“人”的因素,或是因为无法全职投入,或是因为缺少某个板块的合伙人,没能把项目启动起来,随后眼看着自己的idea被别人变为现实,甚至运营得十分成功(当然,不是说有了人就一定能跟他们一样成功),不免遗憾。
而这次正式开始创业,也是因为“人”的因素。
机缘巧合,在正式创业前的一段时间,我正好在另一家公司兼职,担任一个项目的顾问,而现在公司的CEO刚好是当时那家公司的CFO,由于有业务往来,又是同一个熟人介绍进的公司,一来二去,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于是,在他随后萌生了创业想法后,基于对我背景的了解,第一时间找到了我。
而投资人,是CEO多年的老大哥,事业上的好伙伴,与CEO共同策划了这个创业项目的idea,在创始团队初步组建成立后,便决定注资投入,并为顺利开展业务进行了相关业务牌照资源的收购,可谓雷厉风行。
财务总监是我的MBA同班同学,多年的四大审计和外企财务工作经验,能力突出,怀有一颗奔放的创业心;
技术总监是由我多年的老同事推荐的,一位对创业怀有激情的极客,相约聊完之后几乎是一拍即合,由于各自对于介绍人的了解,这种信任关系几乎无缝迁移;
产品总监、运营总监都是我以前公司的同事,我们彼此对各自的能力、人品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
业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也是CEO通过朋友推荐所结识,两人是师徒关系,默契自不用说,对于项目所处的市场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认可创业项目的方向。
就这样,合伙人团队很快就组建了起来;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了创始的团队,大家各自发动自己的资源招募熟悉且靠谱的人才,有生力量陆续加入新公司,我们的项目很快就启动起来。
杂交才能优化基因
最近听了几次我的校友,也是原来阿里集团执行副总裁、现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的演讲,有一段关于创始团队组成的评论十分打动我,大致意思是讲阿里出来的同学创业,喜欢找同样是阿里系的,认为气味相投,彼此有信任感,沟通合作起来没有障碍,但他认为这是属于近亲繁殖,杂交才能产生基因的优化,近亲会生产出低能儿。
我想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创始团队的成员,无论是背景、能力、技能、甚至思维方式都需要更为互补些,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会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都倾向于一致性,也就放弃了通过杂交升级和变异的可能性,由于各自工作模式、思考方式都相似,难免会产生思维和视角上的盲区。
同时,另外一层理解是,需要有外力来推动团队内部形成一种紧迫感和制造压力,这是一种良性的推动,这个外力,可能是来自创始团队成员自身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某种程度上,创始团队也需要迭代),也可能是创始团队自我引进体系外的新成员来打破局部的平衡,当然,这本身需要创始团队有很大的勇气、预见性和胸怀,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意识到团队目前存在的短板并敢于自我破坏平衡完成升级。
互补体现在方方面面
所以说到团队的互补性,不光体现在背景、能力、专业度上,甚至在眼光、格局和性格上都需要十分得互补。
团队中必须有人目光高远、高瞻远瞩,能够举一反三、不拘小节,就如同与人弈棋,下子前已洞察局势,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又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又有人必须锱铢必较、拘泥于细节之中,对于每一个体验、每一个流程、每一个页面追求极致孜孜以求(尤其是业务、技术和产品部门)。
同样,在性格方面,既得有人性格随和、善于调节气氛团结团队,维护客户关系,又得有人能够尖锐地指出问题、提出挑战,甚至开会时候拍桌子、谈判时候玩破裂。如果都是一团和气,问题必然会被掩盖,业务无法进步,如果都是强势之人,则气氛剑拔弩张,团队容易破裂。简单地说,就是得有人唱红脸,也必须有人唱白脸。
回过头去,成功的创业团队构成,无论是唐僧师徒,还是毛泽东团队,亦或是阿里十八罗汉,等等,概莫能外。
同样很幸运的是,我们的创始团队,基本还是符合这样一个配置的,事在人为,至少我们有了人的基础。
祝愿所有在路上的创业小伙伴,能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并且补齐团队所缺的拼图,迅速上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