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周四 晴
昨天晚上是英语教学的第七次授课,随堂的听课,内容多,时间紧,感觉反应不大过来。今天完成回看讲义。对于语法教学的铆钉点有了新的认识。
1.浪漫-精确—综合的课堂节奏
怀特海的这句话可以体现在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上,可以体现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上,今天小龙老师将它运用到语法教学上,同样的贴切。大量的语境中浪漫感知语法的语义,结构,用法;精确体会在信息沟中语法要素,最终落脚到儿童节主题语境下,家位置的描述,查看冰箱食物有多少,室内有啥好玩的东西描述。在运用中综合体会语法的内涵,培养语用意识。最大的感触是,语境的创设,真实语境的创设。以“儿童节”的主题语境贯穿课的始终,动物园动物的种类描述等把感知、体会、运用语法集为一体,如同一串凌乱的珍珠,通过语法串起。“高屋建瓴”“跳出语法学语法”是最合适的词,脑洞大开的感觉。
2.浪漫-精确-综合的内容分析
四个课型,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辉霞老师分别进行了两次授课阐述。听说课与阅读课的文本分析聚焦到单元分析与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重点,单元分析是大概;写作课与语法课则从大单元主题下,有教材的编排意识分析,有单元设计步骤与环节的一点点分析,在分析中特别提出要在课堂注意的地方。也即在SectionA与SectionB的具体分析,教学思路清晰化。相比我的设计就粗糙了很多。分析就是老师对教材重点的浪漫感知,gf及3a3b的文本分析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精确阶段,4a、4b等的分析会激发老师如何引领学生运用的综合阶段。在三个阶段,浪漫感知最重要,没有它的存在,或者,浪漫感知的缺乏会把教学引入题海的深渊。形式很重要,但语法若只有形式,学生不会真正领会。只有老师对教材编排的浪漫感知以后,他才会想法创设给学生众多浪漫感知的环境。因此,教材的分析要透,要细,还要深。只有深入研究文本,才会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知晓环节之间的因果与递进关系,能力的层进关系,才会激发教师的自己的前概念,设计出符合学生水平的语法学生环境。
3.浪漫-精确-综合的学情分析
知识前概念分析,借助预习单,属语法的浪漫感知阶段,课堂授课变成精确指导与能力提升的综合运用阶段。
学生的知识前概念在哪里?只有先经过预习单的学习之后才会获得。遗憾的是,本次辉霞老师没有涉及预习单的问题。但经过几次的学习,我对预习单的理解,有原先的抵触甚至反对,慢慢开始接受,到上次作业的运用。自己的理解,预习单本质的作用是调取学生的前概念。实践中,调取学生前概念的方式有很多,虽课型不同,也与学生个人特色有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样的,教师的授课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我把这个原则运用于现在的每一节课,大部分学生会的我不讲,大部分学生不会的我请少数会的同学讲,学生共有的思维难点困惑点才需要我讲,特别欣赏与学生思维的碰撞,特别喜欢哪种明白之后的“透亮感”“豁然开朗感”。因此,预习单我化为多种形式运用到课堂上。在语法课上,我创设语境,设置习题,设计语法规则,目的就是先让学生在大量与此语法有关的内容中浪漫感知语法形式与内容,体会其意义,精确与综合就有了基础。
铆钉点,是核心点,也好语法课设计的切入点。语法课需要聚焦语法的自身特点,在大单元主题分析下,精耕细作,细致分析,在浪漫感知后,经过精确分析与综合运用,建构属于语法课的课程框架,发展学生的语用意识,体现语法教学为运用服务的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