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海,却想去他乡看海

作者: 5312229006a1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18:09 被阅读115次
    2016冬至三亚

    弟弟和堂弟都在三亚湾的酒店上班,他们说冬天是旺季可能不回家过年。去年我去了三亚觉得特别适合度假,就兴冲冲地在家里的微信群发消息说,我们一家人今年冬天也去三亚旅游吧!爸妈和叔叔婶婶一致认为:去旅游,浪费钱!去看海,更加浪费钱!我们家就在海边,天天可以看到海,何必费这个钱?!

    作为大海的孩子,我为什么还那么执着地去看海?去北海,去青岛,去三亚,去厦门,去香港,去珠海……看了那么多地方的海还不腻。

    这大概是因为他乡的海是卖家秀,家乡的海是买家秀吧?

    仙本那/卢导摄 理想中的海/卢导摄

    我理想中的海。

    清澈,澄净的海水连着着白色的沙滩和远方的地平线,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海水蓝若宝石。清可见底的海水,细软的沙子,高大的椰子树,这才是游客的天堂。

    家乡的海/钟老师摄

    而我家乡的海呢?

    海水蓝却不澄澈,泛着泥黄色,海面上飘着很多渔船,黑色的滩涂,里面藏着丰富的螺和蟹,这里是朝天蟹和白鹭的天堂。

    家乡的海是妻,他乡的海是妾,在多情人眼里,妻不如妾貌美如花,但是对于专情人来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和妻相濡以沫,和妾相忘于江湖。

    沈从文说: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云,喝过许多种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华的人。

    当我还在家乡,从不觉得眼前的海是风景,海边吹来的风总带着盐分和腥味。上大学后工作,已经快八年没好好看过家乡那片海,当我走过许多城市,看过许多个海,玩过许多水,却发现,心里念着的还是家乡那片不能称为风景的海。

    人总是这样,拥有的总觉得是平常,从不懂得珍惜,当失去的时候才明白,有些人,有些事物,早在心上留下痕迹,却只剩下留恋和回忆。

    听说从小吃鱼虾的孩子比较聪明,也许我能考上大学,也有这片海的一份功劳呢!它无怨无悔地养育了村里一代又一代的人,我的祖辈、父辈、还有我。我见过它最富饶的样子,小时候,爷爷和爸爸他们每天都是满载而归,海滩上随处可见现在的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些三亿年前就出现的古老生物,逃过恐龙灭绝的恶劣环境,却逃不过海滩的污染。

    村里的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很多塑料垃圾都随意丢弃在海里,渔船排放的机油,加上采沙破坏海的环境平衡,当时国家也没有封海政策,捕捞过度,这片海渐渐进入风烛残年,直到前几年,国家补贴种植红树林,这片海才渐渐恢复生机,只是做渔夫的人极少了,村里的人早就到外乡打工去了。

    割杆草/钟老师摄

    这片海域,有一种独特的植物,叫做“杆草”,小时候,村里的很多人就以捕鱼和割杆草为生,这种杆草晒干了,可以用来织坐垫,织一个要花一个多小时,卖一个却只得五块钱,我们这群孩子的学费和零食费,就是靠着这几块几块的钱攒起来的,即使戴着手套,在带着盐分的杆草腐蚀下,村里每一个妇女的手也避免不了起茧,开裂。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小渔村里的人,都过着这种“男捕女织”的生活。

    这一切也总离不开这片海的馈赠。

    割杆草/钟老师摄

    千禧年后,城市里的经济发展,大多数村里的人都去城里打工了。

    而这片海,已少人问津,少人踏足。

    去年春节去外婆家,从海堤走过,看到了这片熟悉的海,已满是红树林,滩涂里站满了白鹭,朝天蟹还是无忧无虑地在海滩上日复一日地朝拜着。

    也许无人问津是好事,这片海也许有天会从养育我们的摇篮变成一道风景。

    他乡的海,美则美矣,我却只对家乡这片海有情,此心安处是吾乡。


    末说/文

    【三年走过大半个中国系列】

    我的行摄记

    三年走过大半个中国,我发现的不止旅行的意义

    敦煌:文化是一场苦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于海,却想去他乡看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hu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