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目前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这种方式,来帮助自己学习以及巩固知识点。“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内容结构“情景化”等特点,并且学习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自由。
区别于当下流行的慕课(PPT+站立授课 抠像)形式,圈圈今天要讲的是“微课”的另外一种实景授课模式,即PPT+实景拍摄,视频中往往包含老师、学生以及讲台、投影等设备,授课环境作为课程的“场景道具”辅助学习者体会主题课程的内容。
这种模式可以给人一种亲切感,对于学生来说,会设想自己也在这个环境中进行学习;而对于主讲老师而言,选择这些场景也可以让听课学生很快理解学习的背景内容。
那么作为视频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拍摄制作这样一节生动流畅的“微课”类视频呢?
前期
与主讲老师的沟通
录播式主题课程类视频一般有一个主讲老师,负责整节课程内容的讲解工作。因此在拍摄前期,与主讲老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圈圈建议,拍摄前至少要与授课老师进行一次沟通,了解主讲老师的讲述内容、讲述策略、需不需要学生以及想要与学生实现什么样的互动效果等等。视频制作人员了解到了老师的意图之后,就可以从容地进行筹备工作。
拍摄场地的选择
前面说到,授课环境作为课程的“场景道具”辅助学习者体会课程内容,那么毫无疑问,在拍摄场地的选择上不能随意。比如圈圈之前帮助拍摄一节微党课视频,拍摄环境就选择在了符合课程主题的党员学习空间,效果显著。
拍摄器材的选择
微课的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所以一般的单反就可以满足拍摄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反的收音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圈圈给大家的建议是另外配置一部录音或者收音设备,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噪音干扰问题。
列出大致的拍摄提纲
对于“微课”类视频来说,由于不像宣传片以及微电影那样需要切换复杂的镜头,因此可以不用做分镜头脚本,但是一份大致的拍摄提纲还是必要的,方便理清思路,避免漏拍问题出现,同时也可以节约拍摄的时间。
前期的踩点以及拍摄器材的提前准备、检查工作等内容,圈圈已经在之前的“人物采访类视频拍摄终极大法”中详细地讲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录制
随时保持与主讲老师的现场沟通
即使在拍摄前有过沟通,但是具体到现场拍摄时,依然会有计划外的情况出现,因此要及时和主讲老师进行沟通,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建议。
比如很多老师上课时面对学生往往能够群情激昂,但是面对镜头时却显得紧张。根据圈圈的经验,如果主讲老师之前没有过类似经历,往往都会紧张,属于正常情况,区别在于每个人适应的时间不同。这个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帮助老师缓解紧张情绪,比如可以让老师先挑选一段熟悉的段落进行讲述,一般3—4讲之后,老师就可以从容面对镜头了。
灵活调整拍摄顺序
虽然之前制定了明确的拍摄脚本计划,但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往往需要工作人员灵活调整拍摄顺序。比如,现场如果有学生临时有事必须离开,就要赶在其走之前,把有他(她)的全景镜头或者个人镜头先拍完,避免后期制作的时候发现穿帮。
注重镜头景别的切换
为了避免视频看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在拍摄时要根据脚本上制定的景别切换方案进行实施,不要为了省事而懒得挪动机位。

此外,多拍摄一些调味镜头(听课同学的特写、听课笔记等等),方便后期剪辑使用。
后期
PPT页面的插入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清班会内容的顺序、同时也是为了丰富视频内容,PPT页面的插入则是需要的。但是要根据讲解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避免出现老师所讲内容与PPT内容并无关系的情况发生。
此外,PPT页面还可以作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场,起到衔接前后的功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在讲课中停顿的地方,切掉之后画面过渡并不自然,此时也可以用PPT画面进行弥补。
分区处理视频内容
有些视频可能需要加入部分动画效果或者其他内容,这个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建议分区块进行处理,比如A\B\C区,这三个区块分别表达你所要处理的内容以及处理的先后顺序等等。
非对话性记录镜头剪辑
含有人物对话的镜头只需正常剪辑即可,而非对话性记录镜头一般控制在5s,大特写镜头(包括调味镜头)可以稍短,3s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能用的片段,掐去头尾,主要是为了避免操作上带入的抖动以及开机时的口令,所以实际当工作人员按下rec开机键到关闭,这段时间控制在7~8秒(主要针对录制时)。
配乐剪辑
视频的最后往往是主题课程的总结部分,这个时候往往需要配乐进行辅助,此时每个镜头的拼接要跟着音乐的鼓点、节奏走。音乐的高潮部分,最好也是视频所要表达和升华主题的部分。
特效包装
除了正常的剪辑之外,我们有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特效来实现更好的画面效果。比如“微课”中的游戏环节,游戏规则通过动画的形式可以更容易地被同学所理解。
此外,一些特定的字幕内容也需要进行包装,比如各个环节的名称。这样可以起到突出、概括以及总结的作用,能给观众留下清晰的视觉印象。但是需要注意使用合理的字体、字号以及字符间距,使之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关于“微课”类视频的拍摄以及制作,圈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欢迎大家对我们的推送内容提出宝贵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