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自主性
自主性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是一个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一个论题,不同的论域赋予了这一论题不尽相同的内涵。在教育教学中自主性体现为“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一是学生“学”的自主性——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依据自身的意愿、喜好、能力层次、行为习惯,对某个学习内容以一定的学习方式、策略制订计划、学习研究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能力层次、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方式也自然有所不同。二是教师“教”的自主性。从表面上看,“1+1”教学采用集体备课、使用同一教学设计,这是不要教师的自主性了吗?恰恰相反!“1+1”教学的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的主要原则就是“主体统一、细节多样”。“细节多样”不仅指学生自主学习的多样性,也是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单元组活动提供形成性反馈、指导、矫正的多样性——自主性、个性化。依据学生、单元组的具体活动情况给予及时恰当、针对性的指导,这就对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1+1”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拥有不断学习、完善的进取精神。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身作则、身教言传。
8. 合作性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分工劳作、共享成果的工作、生活方式——合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1+1”教学就是一个以教师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人与物的合作、“1+1”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合作等构建的一个合作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单元组、校级活动单元组、班级讨论等合作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意识,塑造学生的团队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