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段片断一(有明确的步骤)
R•阅读原文片段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的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部,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自我拆解:
我们都喜欢安逸悠闲的生活,但实际上又不得不面对生活中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每天早上8点准时上班,为赶业绩或者工作进度不得不加班加点等等。但是我们又必须去做这些事,因为这些事情极有可能与我们的理想、目标、计划、需要息息相关。比如,如果不准时上班,有可能被扣薪水甚至被辞退,这样就没了收入来源,如果不能达到业绩标准,同样可能面临上述的风险。
那么既然深知我们必须面对,何不换种思考方式去面对,去从这些无聊乏味、艰苦的事情中去寻找些乐趣呢?换言之,如果从我们“被动去做”换成我们“选择主动去做”,是不是自己心理或者生活会更好些?具体如下:
第一,写下那些你不想做、你认为没意思的,但又不得不做的事,并尽可能详尽;
第二,在每件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做”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说服自己:你做这些是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第三,写下你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格式为"我选择做某事,是因为我想要·····"
只有当我们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才有可能化“被动做”为“主动做”,我们可以通过"我选择做某事,是因为我想要·····",这种表达方式来转化自己对事情的态度。
A:拆为己用
A1:刚给自己定了要每天看2小时专业课的习惯, 还没坚持2天,就有点想打退堂鼓。一来是因为自己每天事情挺多,很少有连续的时间专心学习;二是因为文中许多又长又臭的术语及表达让自己常常犯晕地想睡。而且自己对这么做是否有效果深表怀疑,担心是在做无用功,因此畏首畏尾。但我也深知必须要坚持去学习,因为那样多少都会有所收获。所以挺矛盾的。
A2:
第一,写下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每天看2个小时的专业课
第二,在每件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做”这几个字:我选择做“每天看2个小时的专业课”这件事
第三,写下你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格式为"我选择做某事,是因为我想要·····":我选择做“每天看2个小时的专业课”这件事,是因为我想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更加的了解,特别是在写论文的时候,就能从所学习的专业课中获得新的灵感与素材,等下次写论文的时候,就不会不知所措,无从下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