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出门去,毛泽东向同伴吟诵胡适的一首现代诗《乌鸦》:“我大清早起,站在别人的屋顶,哑哑的啼。人家嫌我不吉利,我不会呢呢喃喃的讨别人欢喜。”
萧子升说:“胡适之先生提出‘文学革命八条件’,在中国平静的文坛上掀起一阵狂澜。倘若用‘丰功’两字形容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也不过分。在很少有人用白话写文章的时候,胡先生竟然用白话写成了一首诗,可谓了不起!”
蔡和森:“立意也相当不错——不当讨好权贵的小人!”
萧子升:“这首诗应当算作现代诗的鼻祖吧。”
见到胡适,同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题。毛泽东问:“我赞成出国留学,但是,我觉得,‘出洋’两字,在一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明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请问先生,你怎么看出国留学的事?”
胡适说:“看来,你很善于思考。我曾为此作过一篇《非留学篇》。我认为,你的意见是对的。”
毛泽东:“当然,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确有必要,但是,要在现在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怎么也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调查及研究。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胡适:“你能把研究学问同改造国家联系起来,了不起!我是赞成‘多研究些问题’的,我支持你留在国内研究问题。”
告别胡适,漫步北京的大街上,毛泽东说:“我意已决,你们留法勤工俭学,我留国内,我们遥相呼应。”
蔡和森说:“如果这样,你能在北京找份工作最好。”
萧子升说:“最好在北大找一份差事。”
蔡和森:“北大流行雇用工人课后擦地板扫地,工作很轻松,还可以和教授、学生经常接触,这份差事很理想。”
萧子升:“怎样获得这份差事呢?是个难题。”
毛泽东:“杨先生答应帮我想办法,我去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