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家门口有一口塘,大概有足球场那么大,常年累月蓄积雨水,满足了全村的灌溉使用,这几年天气异常,遇到特别的干旱的年份,蓄水不够使用,后经过全村人的努力,对塘进行了深挖扩建,为了利用资源,也不知谁提的建议,又在塘里放了鱼苗,养起了鱼。
小时候,我们村是一个近100户人家、400多人的大村,全村同族同姓,没有外来的姓氏,全村设有健全的行政人员:村书记、村长、会计等。随着逐年的人口递增和家族繁衍,虽说是同族人,但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疏离,每年为了争夺村里的有限的各种资源,常常打架吵架,但在面对别的村里人侵犯时,大家又会团结起来。
随着这些年全国城镇化的推进,村子里的人陆续外出打工,有些人挣到了钱,直接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定居,有些小孩子在城市里年小学,念到高中时,才回到老家念书高考,有些孩子直接出生在城市里,村里人越来越少,只剩下一部分留守儿童和耄耋老人。原来400多人的大村子,现在只剩下7户人家。
因为村里人的锐减,村里的资源也不在像原有那样争抢打架,村长和书记、会计也不再有人担任,村里没有合适的人,大家有事,就凭着自觉和互帮互助。
村里人少,往年过年大家娱乐打麻将的局面也没有了,人手不够,实在无聊之际,老爸就跟我说,门口的塘里有很多鱼,你没事可以去钓钓鱼。
家里正好有鱼竿,镇上买了鱼饵,但一上午也没有钓到鱼。可能还是没有经验,没有掌握钓鱼的要领。
第二天,我还在睡懒觉,老爸就冲进卧室说“快起来,门口好多人钓鱼”。
我爬起来,跑到塘口,有三个人在钓鱼,但一个人也不认识,是外村人。
“他们钓了很多鲫鱼,还有大的鲤鱼”我回来跟老爸说
老爸说“那都是村子里的鱼,是不许钓的”
“那些都是野生的鲫鱼········”
“鲫鱼也是村里的,塘里的鱼外面人是不能钓的”
“那你出去跟人说啊”我说“跟我说又没用”
老爸窸窸窣窣钻进厨房里,也没有出去跟人说“此处禁止钓鱼”之类的话。
过年期间,春暖花开,也许大家都闲着无事,加上今年疫情,很多村里人被困在家里。结果,第三天,塘口上站满了钓鱼的人,听说有人钓了很多鱼,本村里的人也跑过去围观,塘埂上挤得乌压压一片,我也跑去围观,想学学别人是怎么钓鱼的,只听到本村人在相互议论。
“这塘里放的有鱼,但这样钓下去,迟早有一天要被钓完”
“他们从哪里知道这边可以钓鱼的”
“谁有本事谁钓,谁钓到了谁吃”
到了第四天,一传十,十传百,又来了更多新的钓鱼者,有些人直接开着车过来,车子就横在村口,很显然,他们是从远处赶过来的,特地来此钓鱼的,村里人纷纷跑过去围观,一边打听这些钓鱼人的来处,一边小声议论,有些人怒目而视,有些人不置可否,有些人站在一旁看热闹,有些人眼红看别人钓了很多鱼,忍不住也以身试钓。
下午那些钓鱼的人走了后,大家站在村口议论
“这些天被这帮人钓走不少鱼”
“也没人去管管,制止一下”
“谁管呢,村长、书记都没有了,谁也不想得罪人”
“现在人真没品德,村里放的家鱼,也明目张胆的过来钓”
回到家,老爸跟我说“你不要去得罪人,有些我认识,镇上混事的,不能得罪他们”
村里有个傻子,四十多数,一直没有淘老婆,打光棍,也不知是听了谁的话,还是自发的,第五天的早上,他手里抄着铁锹,急冲冲的跑到塘埂上,朝那些钓鱼的人说“这里不给钓鱼”,钓鱼的人看他气势汹汹,手里拿着类似武器的铁锹,一个个拔杆走人,等到第二天,再也没人来钓鱼
池塘是全村人共有的资源,面对他人的非法侵犯,大家出于自我的安全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全部选择了沉默,大家以为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一开始只有一个人钓鱼,没有人站出来制止这种现象,引来了更多的人钓鱼。爱惜自我羽毛是每个人的本能,固然没有什么错,但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人的羽毛都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都是村子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如果你不站起来,没有鱼吃的不仅是别人,你自己也将没有鱼吃。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到: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社会是一艏大船,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船上,当船上有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很可能下一个就是你。所以,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雪崩前没有一个雪花是无辜的。
那些钓鱼人也应该知道,置身于别人池塘里钓鱼,利益自己,并不能使自己“独善其身”,因为下一个村口,就是别人去钓鱼者的村里的池塘钓鱼,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钓鱼的人和本村里的人都在同一条船上的。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算为你而鸣。
写于2020年疫情期间,有感于于社会现象和LWL医生的遭遇而写
写于2020年2月15日左右,坞地村,早上写于本子上,2月22日晚抄写于电子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