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我以运营的身份加入了IT行业。虽然完全是一块白板,但是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在开展工作室需要一些技术基础,所以我还是被委以重任,独自负责一个高端社区的建设、运营日常工作。正是这样特殊的情况,让我在短时间内就接触到了本因是P2甚至P3时才应该做的事情,也让我在短期迅速理解了运营的职能和要求。
入职早期(0~2个月)
这个阶段我称为打杂阶段,初创公司没有做To C端产品,运营团队只有3个人,因此基本处于有什么就干什么的状态,俗称低级救火队员。平时基本上以建立早期社区,解答解答社区提问为主,有时候和外部媒体做一些小范围的合作拓展。
To C端业务筹备(2个月~3个月)
这一阶段做了一部分提升,我接触了一部分更高层次的内容,参与了C端产品说明书的编写。同时与产品经理在产品功能和预算分配上进行了合作。通过这此合作,让我能近距离和产品接触,和产品原型接触。通过对原型的学习和阅读,我开始培养自己设计流程的能力,并尝试通过对用户习惯的理解以及用户行为的反馈,在产品的流程和设计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C端产品全面展开
C端上线后,短期内用户的增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面对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运营团队规模也被相应的扩大,人员相比原来增加到了7人。我的职能回到了最初预期的社区运营,同时兼顾了一部分市场职能,例如商业模式的输出,官网翻新设计等任务。在社区方面,我要组建一个高质量的第三方开发者社区进行持续的应用产出。需要我独立进行一个新社区的组建、运营策划,以及日后的拉新,转化,产出,项目合作落地等一系列的行为,这些高净值客户是以后整个产品生态的主要贡献者。
短短4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开始尝试独立负责一个中小型项目,希望能够在1年内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运营强人,能够提升大局观、并且运营战略上做出重要的决定。希望在3年内达到P3水平,在用户和社区运营方面成为资深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