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35573/607bd30f94f2ebe1.jpg)
副伤寒与伤寒大致相同,但是也还是有一点区别,它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情更轻、病程较短,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副伤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副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副伤寒发病的因素。
副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症、肾脓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心包炎等。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对于副伤寒而言,人类是最理想的宿主,所以也是最容易感染的。被感染后的潜伏期8到10天,少数可为3到16天。按照不同的副伤寒杆菌可分为三大类,其中甲,乙两种病症大致相似
。副伤寒甲和乙:与伤寒的表现极为类似。但病情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其临床经过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可有如下表现:
1、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
3、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
4、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也叫虚性脑膜炎)。
5、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
⑥玫瑰疹。
副伤寒丙:病症的表现较为复杂。可分为:
1、伤寒型:临床表现与伤寒及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相似。
2、急性胃肠炎型:以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
3、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的儿童。起病急,寒颤、高热,半数以上病人可出现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
要想检测出是否患有副伤寒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但是一旦检测结果发现是副伤寒或者疑似副伤寒就要立刻住院治疗。
但是呢副伤寒的传播途径和伤寒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所以预防方法和伤寒也大致相同,所以注意卫生是必须的。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合疫苗是有效预防副伤寒的方式,一般注射该疫苗就会拥有对抗伤寒和副伤寒的抗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