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雷梦多应邀到访中国,主要任务是两国商务部门对接有关事项,重点阐明双方立场,划清双方利益红线,建立双方沟通机制,总的看,见面是有成效的,但关键还是要看美方这次是否和前几次双方见面一样:来之前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以此来增添美方所谓的会谈筹码。会谈中态度良好谦虚听取中方的意见和建议,以表示美方能与中方坐下来畅谈的。会谈后却立马变脸,以前怎么样,会谈后继续老一套我美国就这个样。
不过从中外网站上对这次两国部长对话的报道看,似乎各有侧重点,这种以不同立场报道同一件事情,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对会谈报道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一是双方划定的红线不同。美方强调在保证美国安全的前提下与中国进行合作。问题是美国的安全是否有美方目前已经公开的界定标准,或者说,美方所谈的安全是指什么?恐惧什么?现在的安全问题是什么?而中文强调的是美方不应当泛化美国国家安全问题,以影响双方正常的经贸往来,美方实施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中方表示不接受,并且要求美方表示将“不寻求与中方脱钩”的表态应当落在实处。
二是双方关注的重点不同。中方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呢?主要是美国对华301关税、半导体政策、双向投资限制、歧视性补贴、制裁中国企业等表达严正关切。而美方关注的重点是要求中方开放一些新的经贸领域,强调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待遇问题、中国反间谍问题、美方欲进入中国新型经贸领域等。
三是双方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方表示美方不应该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高新企业的发展,以及全球高端科技产品的供应链,这种做法,既伤害正常的经贸关系,还影响各自的切身利益,同时指责美方商贸问题政治化这种不当做法。美方坚守国家安全这个原则不动摇,这个原则是到目前为止是影响中美关系,特别是影响经贸关系的根本原因。从这方面看,中美之间必将在因双方各自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继续争辩和研讨。
四是双方希望的平台机制。这次双方最相向而行的收获是双方都同意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沟通平台或是机制,是否是新建的平台还是恢复原来已经有的但因关系不协调而终止后重新恢复,目前尚未资料显示。按照现在的说法是,美方报道中提到这个平台的功能是便于双方沟通,特别是避免中方误读美方的一些政策,或者说,通过这个平台,让中方了解美方政策的用意并不是针对中国的。按照中方的公开报道看,这个平台实际是一个工作组,工作组由中美副部长级和司局级的政府官员组成,并有企业代表参加,以寻求解决具体商业方面问题的办法。工作组将每年举行两次副部级会议。两位部长同意经常性沟通,每年至少会见一次。
好,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希望各位就中美的明天展开讨论。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