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景的理趣说开去

作者: 晴鹤1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3:48 被阅读70次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的短诗很有意思,雨润的小草刚刚破土,嫩芽从土里钻出来,远看似有,草色浮烟,近察似无,稀薄疏浅,这是生命力最旺盛最美的最值得念想的时候,胜于帝都杨柳堆烟的暮春。他认为赏景的绝妙在于早春,并非姹紫嫣红的艳阳天,而早春的发现在于远目。

    杨巨源的“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可算是对其拓展和注解。韩愈在另一首短诗里直白地表达了对万物赶春凑热闹的不屑,“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与早春的风景形成对照,褒贬自见。苏轼看得深邃,“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分明”(《东栏梨花》),借梨花抒惜春之情,发人生之感慨,世人激赏晚春万紫千红的烂漫,岂知这最后疯狂,意味着春意阑珊,落得“一片芳心千百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只能为之一叹,看来诗人们是深谙其味的。

    远观之美,还是以诗为鉴。刘禹锡写洞庭湖的远景,用形象的比喻把她的明净秀丽优美写得如此生动,“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读之真为诗豪拍案叫绝。

    而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依旧那么率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自信盈怀,激情万丈,与唐人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异曲而同理: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一览无余,胜景尽收。

    综之,登高临远,高瞻远瞩,游目骋怀,方可见及真与美,见证更阔大境界。

    我觉得,诗家写景怡情,甚得理趣。站位高远才会有好的景致,为人之境也是如此,人际的好景在于高瞻远瞩,悦于目,顺于耳,爽于心,则高山可仰,若亲近则亵渎生嫌,犹清荷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这正印证了距离产生美。保持适度的距离的观瞻,不仅视野雄阔,看得更分明更全面,想得更充分更透辟,也避免了亲疏生情的干扰,显得客观与理性,从而生发了美。

    古人很讲究这种有效距离。贾岛在《寻隐者不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未遇隐者,童子的一番交代,却为我们展示出一位行踪神秘不定,追求自由的高洁洒脱的隐者形象,令人肃然起敬。实际上,这种有距离的交往,若即若离,以他人和景为媒介,经由思维运作,进入到神交的层面,完成由形而神的过程,从而深入到思想精神的本体,丰富深化了形象。

    唐僧皎然这样写陆羽,“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寻陆鸿渐不遇》),诗人借助野径、桑麻、菊的物象的描写,与无犬吠、日西斜、山归等的叙述,从侧面多维度地表现陆羽的高洁隐逸与宁静,未见其人,而得见其神,形象跃然,产生朦胧美的效果。

    古人交往的典型的例子当数王羲之之子王子猷,时居山阴,夜雪眠觉,吟诵左思《招隐》诗而忆剡地的戴安道,于是乘一夜小舟而造访,到了家门口却不进,返回山阴。人问他,则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别人不一定理解,特地访友,近而不见,莫非是神经病?殊知,这咫尺之距,一吟咏一往返之间,他完成了一次心灵交流与净化过程,足矣。

    “高山岂可仰,徒此揖清芬”,当是一种神交的绝妙境界。

    远距离的凝望,可腾挪出更大的时空,更能营造出美的形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凝聚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因此而流传千古。“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人在友人离影消失之后,寓情于物,想象其行踪,人走心随,其担忧牵挂之思萦绕不绝,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同工,可谓心怀耿耿,情深意切,着实耐人品味。

    鉴此,诗家有意识地与现时空隔出距离,以增加厚度,丰富意蕴。柳宗元的“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的确是奇妙之笔,画面烟销日出,山水碧绿,小舟欸乃,浮云相逐,声形俱有,却不见人踪,意境幽深飘渺,其人高远神秘,余韵无尽,令人遥想,这种美得力于诗人特此在空间上隔出一层远的距离。

    元稹的五绝“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语浅意深,“说玄宗”三字,用白描之法,在时间上与现实隔出一段距离,一下子把人拉回到前朝,增厚了历史的纵深感,从前多少事,都付之言谈语谈中,平朴中见深沉,余味绕梁,含蓄隽永。

    观人如观景,如果站在低处与近处,往往不能隔出适度的距离,或目力所限,容易受情绪或视角的影响而迷失,失之审视而偏颇失真,违心地奉承或吹捧,乃至闹出笑柄。诗仙李白才华横溢,锦心绣口,大唐江山因之生动可爱,可他未能免俗,他是怎样写孟浩然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细一推敲,问题来了,孟浩然游历长安洛阳,拜谒官宦名人,希望引荐,求取功名,后无果,过起了闲散浪迹生活,生发良多感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临洞庭上张丞相》),“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岁暮归南山》),分明是求官不得的失意和归隐山林的无奈,而李白却美之曰“红颜弃轩冕"“迷花不事君”,乃违背事实的溢美之词,这违心的赞美大概是缘于过爱老孟这位诗朋酒友才如此润色吧。在近处,当其面,碍于情面,有违本心地讨人欢喜或满足他人自尊需要,避其讳,虚其实,溢其美,恭维的水份重了,则自然走向美的另一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诗景的理趣说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et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