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除了同一个老师教用的是同一资源之外,他们之前的知识储备、身体心理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条件、接触人群、个性偏好等都会对学生造成异质影响,如果简单粗鲁的把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归咎于老师,那么就会弱化学习中最该依赖的部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精神,无论是领导、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不能抱怨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老师讲得不生动,这种抱怨再让老师成为学生成绩差的替罪羊、挡箭牌的同时,葬送的却是学生自己的前途。因为学生的“好”与“不好”,都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结果,学生个人的奋斗与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学业成就,如果看不到这一层,在伤害老师的同时,也是在伤害学生自己。
人从出生就是由无知到有知的过程,这就说明人是可教的,每个人在接受恰当的教育后,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更完善、更高的发展阶段,但是每个人所达到的发展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都以一个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与不好,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是武断的。
虽然因材施教是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好方法,但是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中,期望老师能把因材施教做到完美,完全照顾到每一个孩子,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期望老师尽可能地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而已。
即使老师运用因材施教的办法对学生进行了应有的、适合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照预期的那样取得相应的发展,因为学生是人,不是物件,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要同化他们的思想,就是要与之作战,只要他们抱着对抗的态度,老师就很难将其同化,那么,他们执意居住在自己心灵的牢笼之内,老师那为其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法也是难以奏效的。
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放弃了,那么,学生极有可能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永远走不出来,如果想要让学生走出牢笼,获得发展,就需要老师用百倍千倍的爱,去浇灌这颗心,也就是说,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在这样的孩子身上。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能期望老师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个孩子,但是绝不能抱着所有问题都找老师的态度,每个老师能力有限,每个孩子千差万别,老师只是在辅助家长帮助孩子成长,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对孩子们的每一份耐心与爱心,都是老师高尚师德的展现,我们应心怀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