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苇

作者: 林雁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22:18 被阅读0次
    作者:林雁君

    (原创首发)

       

        上初中时,学校离家有十多里的路,尽管那时我学了骑自行车,但我的腿骑不了太远的路,学校没有寄宿,于是我自己和父亲商量,在学校附近租间小屋,我自己住着走读,周末再坐公交车回家,父亲同意了。

          学校200米外有个村庄,村里都是落地的民房,租房不难,父亲在一家织毛衣作坊的农民家里,给我租了一间二楼西边的小屋,记得那时一个月的租金是15元,十四岁的我,带着简单的行李,开始了初中一年级的生活。

          村民们总是在天蒙蒙亮就起来了,在楼下你一句、我一句的问候着,和着窗外的鸡鸣,像定时的“钟表”,我不用担心自己会睡过头。

            学校一日三餐有蒸饭,中午食堂有菜,平时我中午会买俩份菜,留一份晚上吃。小屋里很简陋,一张一米宽的竹床,坐在床上会“吱呜、吱呜”地响,似乎在说着它走过的岁月往事。水桶、洗脸盆,和一个装着放衣服的袋子,是我全部“家当”,我放在一张旧书桌旁,洗手间在一楼,碰到大冬天晚上的,上楼梯会冻得牙齿打颤,浑身哆嗦,西边屋里的寒气特冻人,冷得身子瑟瑟发抖。

          那时的冬天经常有雪,天寒地冻,然而,父亲并不知道我只带了一床盖的棉被,床板上只铺了一条薄薄的被单,冷时,我就把自己卷在棉被里,左边、右边拉好后,卷成圆圆的“水桶被”。房东阿姨觉得我实在太冷,就给我拿了一件旧的军大衣,盖在我的棉被上,给那个冬天的夜里增添了温暖。

          父亲总是很忙,忙着打鱼,忙着农田,顾不上我,有时,他会托同村同校上学的孩子,给我带点新鲜的红烧鱼,还有我喜欢吃的豆腐泡,那是我那一星期最大的营养和能量。

          那时候,村口刚通上公路不久,公交车的人都是爆满的,大家前门挤不上去,就去后门挤,关门都是要关上好几次,我不想这样挤,所以我有时半个月才回家一次。

          小苇是我在读初一时,转学过来的,她比我高一年级,读初二,因为她家住得远,经同学介绍,她准备搬来和我同住。

          小苇的到来,小屋殷实不少,她带来了厚厚的垫被褥,可以热饭的电丝炉,小屋里顿时有了生气,也有了女生聊天时的欢声笑语。

          小苇比我大一岁,从生活习惯上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位非常有教养、学习很自律的女生,她很照顾我,出去买生活用品,她会主动帮我拎重的东西。

          她很爱干净,会把自己的鞋子擦得白白亮亮,我夸她时,她会把我拉住,蹲下来,把我的鞋子擦得也白白透透的,那时的我很感动,印象里从来没有人这样蹲下来,把我的鞋子擦得那么干净。那个画面,我至今都记得,我想,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经常会给她梳个很复古、温柔的“法式”编发,她特别喜欢,她夸我手巧,特别是周末回家时,她会让我给她编好,回去给她的妈妈、妹妹看。一次周末,她把我带到她家里,把她的妹妹、表妹也编了同款的发型,几个女孩子拿着镜子照来照去,照得眉欢眼笑,好不欢喜。

          时间很快,小苇初三那年,她父母安排她住到了亲戚家里,好的饮食起居,也能让她好好备考。我受到一位恩师的帮助,和他的两位女儿一起住在了学校的教师宿舍里。

          转眼我也成为初二的学生,小苇初三毕业,分别总是依依不舍,小苇考取了幼师,我们说好,要互通书信,来传递彼此友谊的牵挂,学校保安处,成了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会习惯的查看信件,再去上课。

          随着学业的忙碌,我们的书信变少了,后来,听说她搬家了,搬到了市区环城东路,我初中毕业后,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都各自奔向了自己的方向。

          但我会一直想起小苇,也一直打听她的消息,年少时还曾想过,要不要去一趟环城东路看看她。

          在初中学习生活的那些年,小苇的善良,带给我很多的感动,我们纯纯的友谊,我珍藏在记忆里,一直到现在, 我都很想她。

        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还能否遇到她,小苇,你好吗?愿一切顺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小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bu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