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童教雷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对教育该教什么内容的一个思考。
教育到底该教些什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自从,跟着童教曾冠茗老师学习了道术器用的分析思维方法后,对什么事情,我都开始从这四个层面来看待问题了。
道术器用的分析方法实际就是看待事物要从本质为什么,方法怎么做,工具怎么用,现象是什么等四个维度来考虑的。
有的人说教育要学把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学校里开设的学科知识学好。
看到这些言论和观点的时候,我开始分析,这是属于哪个层面的分析呢?知识的学习,对人来说也确实是比较重要的,能帮助人找到工作,让人有饭吃,这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吧!
那这些内容是在道术器用中哪一个层面呢?是不是在人的道的层面,也就是人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呢?是不是马上学了之后就能获得愉悦身心的呢?
几个问题下来,发现知识的学习不是在人的本质层面的,反而是在很外围的层面。或许有方法的,也或许有工具的和现象的,但知识的学习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本质的。
当然也会有一些非常本质的知识可以学到,但从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孩子们更多是让身心疲惫,没有在身体和心灵层面得到更多的引导。有太多的东西偏向于外面了,太杂乱无章了。
这就像是有着重重迷雾,让人看不清楚内在有什么,是什么,有太多的表象的东西存在。
有的人说教育要具备学习的能力。
确实,这个学习的能力也很重要,也是帮助人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可是这个能力的训练也一样是在方法和工具层面,在本质层面的学习恐怕不多,甚至没有。
我不知道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学习能力很重要,但是在学习的提升上面,似乎还不是更本质、更根本的。
曾经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提高学习效果,我也学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记忆法、思维导图、快速阅读、灵感写作等方法,但是发现要帮助提升孩子的学习还不是最根本的。即使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他们不想用,不愿意用,不想学、不愿意学,我们的方法和能力就是一种空谈。
因此,方法和能力也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虽然我们要教孩子们学习这些技巧,但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有的人说教育要着重在态度上下功夫。
对于态度来说,一个人态度端正了,他就能安心下来学习。这个逻辑我们似乎都知道,可是平常的教育过程中确是完全没有重视它。
但从本质、方法、工具、现象四个维度来分析的时候,发现态度却是人最根本的东西。可是我们的教育似乎不重视这个东西的教育,可能会在口头上说一说,但是发现没有一个考试在考这个内容。
似乎大家不知道如何去衡量这个东西了。
我也因为学生态度的问题,苦口婆心的跟学生交流、谈心,发现没有找到切入口,说的话更多就是道理,但学生当中似乎比我还懂道理。当时有用,下来不用。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态度的教育,但如何入手,如何把这个方法落实?
通过寻找,终于找到张庆祥讲师很朴素的办法。
他说态度就要在心上下功夫,可以从恭敬的心、感恩的心、做事对人大小先后的心、改过的心、心中有他人的心五个方面来做。
对人恭敬有礼,我们的内心就会谦逊下来,心中就会平静下来,不会显得傲慢,自然而然就愿意听别人说的,也愿意静下心来去做一些事情。所以这个恭敬的心还是真的不错的方法。
对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刻都能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内心就会开怀,心情处于愉悦之中,身心都得到长养,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做事、对人有大小先后的心,就不会与人争抢,不会争斗,有礼有序地完成事情,这真是很好的。这件事,我也为我家两个小孩子经常争抢东西而头痛,你争我夺的,但是我只要给他们定好大小先后的顺序了,谁都不抢了。而且这个顺序就是大小先后来安排,无论是哥哥还是妹妹都愿意去做,而且提醒哥哥要关爱妹妹,也会比较愿意和妹妹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他行使了他是哥哥的权利,妹妹也会静心等待分配,因为她也知道有她的份额。
改过的心,谁都会犯错,但我们更多的人错了之后是什么,死不悔改,心硬的比石头还硬。但有改过之心后,内心就软下来了,就去包容了,其实改过不是改变别人怎么样,而是让我们的心更宽广、大度,折服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心中有他人的心,就是提醒我们做事不是为所欲为,要想到其他人的存在,不要只想着自己,这也是折服我们的内心。人与人相处,不可能只有我们自己的,一定会有很多人的,所以,心中有他人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加顺利的沟通,更加自然的交往,把事情顺利办好。
有一所学校,就是引入了这五颗心的引导,学生们的风貌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我觉得教育要从根本上来做,那一定是内心的教育,内心的教育就要从本质的方法来抓,而不是表面的说教。
不言之教,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些方法都要求我们老师、我们成人一定要先做好,给学生们、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