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甲辰年新学期“隆重”开启,孙女成了幼儿园里的一员。时光有礼、花开如许,孙女从幼儿园回来,我说,呦呦长高了。孙女随口答道:爷爷变老了。真是这样的。
友人给孙女买了一袋“西树泡芙”,孙女连说好吃,给一点爷爷尝尝,我以为就是奶油蛋糕。吃完一个,还有一个,留着饿了再吃,让我放到桌子上,还说了一句:“爷爷不要偷吃。”我什么时候偷吃过她的东西呢?
开学了,幼儿们都来到幼儿园。由于幼儿园与小学在一起,我所在的学校西门口桑园路再现“接娃”潮。周一到周五下午三点半过后,路两边聚集了一群群老头、老太,偶尔有妈妈的脸庞,她们不会加入小组交流,而是利用时间刷手机;孩子教育、学习是绝对的中心话题,边上走过的路人似乎都会绷紧神经。时间一到,散兵状的老人就按班级自觉排成两路纵队,刷脸而入,接回各自孙辈。
尽管此时道路会有点堵,但走路的和开车的大多相互体谅,很少有擦碰之类的事情发生。小班的老师不简单,才几天功夫,一个班级三四十人,眼见一群家长过来,随口就报出各位要接娃娃的名字,不会有有差错,当然也是容不得半点差错、有错必是惊天大错。刘老师、何老师、马老师都能准确的认出我了,看到我,立即喊呦呦过来。
前后一个多小时,桑园路重归平静如常,典型的“潮汐式”拥堵,家旁的一道风景线。
刚与几位“接娃”老人相识、又眼见人群逐渐离去;身处其中的我,感觉那些对孩子反反复复的叮嘱并未飘散:中午吃饱了没有、吃什么呀、做什么游戏、得到小红花没有?有一位姥姥奶奶的话很有道理,要有自己的时间,不能全给了孙子辈。
接到孙女后,我问中午吃什么?吃玉米粥?吃饱了没有?吃饱了。有没有吃肉?没有。有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吃。有,有一个把饭菜倒掉了。爷爷教过你“悯农”这首诗,还记得吗?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这样做对不对?不对。呦呦有没有吃完,呦呦吃完了。
我们无从判断,究竟是幼儿园餐食“众口难调”还是质量欠佳难以下咽,也可能是孩子挑食,当这种浪费,老师应该引起重视,我明天还是要跟老师反映一下这一情况。
对孩子们而言,白天吃不够晚上补,营养从来不是问题。但是让他们习惯学校食堂的大锅菜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问孙女,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孙女答道。我想到等待接孙子的大班孩子的爷爷说,他孙子,已经不喜欢上幼儿园了,从小班到大班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孩子就从喜欢上幼儿园到不喜欢上幼儿园,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孙女两年之后会怎样呢?我这不是杞人忧天吗,不应该这样想。
让孩子遵守规则很重要。从幼儿园回来,孙女吃了一点东西之后是可以看电视的,看电视我和她轮流看,我们采用石头剪刀布竞猜的方法,三局两胜决定谁看。第一次我输了,让呦呦看。第二次我赢了,她想耍赖,我坚决不同意,奶奶说,爷爷和孙女争什么,我说不行,定了规则就得遵守。她气呼呼地跑回自己房间。一会儿消气了。我们又开始竞猜,这会采取输的人看电视。关键是遵守约定。
刚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个阶段要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这是立规矩的时候,慢慢来,不着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