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该补上的职场必修课:沟通

最该补上的职场必修课:沟通

作者: 黄华说职场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15:04 被阅读0次

我最近一直在想沟通的问题,虽然之前写过类似的文章。

如果要我选一个职场人最重要、最先应当学习的技能,我一定选沟通

必须是沟通。

想想看,我们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创业,亲子关系中所有的烦恼和困惑,几乎都和沟通有关。

打小父母教会了我们说话,但没人教我们怎么沟通。我们总以为会讲话了就等于学会沟通了,其实根本不是。

90后的崛起、跨文化的交流、追求自我实现的迫切,让沟通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困难。

如果不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我们都可能处处碰壁,甚至难以立足。

所以,必须补上沟通这一课。

仅仅只是把话讲了,不能叫沟通

01

前段时间,女儿和我报怨,说她的一个同学暑假去日本玩,于是特意发了微信给那个同学,请她帮忙带个礼物,结果同学回来后说没注意那个微信,礼物当然也就没买。

女儿很郁闷:她肯定是没当回事,真是过分!

女儿的困惑是我们都会遇到的,就是以为把话说了,沟通就算完成了。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安排下属做一件事情,结果过两天发现他并没有做。其实并不是下属不愿意做,而是我们在沟通中根本没有确认对方的意图,导致产生不必要矛盾和误会。

我告诉女儿,发出了信息,不能以为对方就收到了,更不能以为对方就完整理解了你的意图。有可能对方正在处理一件麻烦的事情没仔细看消息,有可能对方的日程安排真的很紧没有时间,还有可能对方的手机出了故障,简单的就这么责怪对方,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信息发出去之后,一定要确信对方是否接收到了你的信息和想要表达的含义,千万不要以为对方收到了,以为对方明白了,以为对方做了。

不信你留心观察,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但凡是“我以为”的事情,结果基本上没一个是靠谱的。

有些人的沟通,就像对牛弹琴

02

知道了沟通要以对方明确你的意思为前提,在表达信息时,我们把话说明白、让对方能理解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都听过对牛弹琴的故事:一个人对着牛弹琴,自以为弹的很好,结果牛却无动于衷,埋头吃草。

沟通的时候,双方的情形虽然并不能完全和对牛弹琴相比,但情形有些类似。

一个人脑子里装的东西,另一个人可能完全并不了解,更不能理解,这是由对方的位置、性格特质、经历学识、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差异越大,沟通时的障碍越大。

差到一定程度,可不就和对牛弹琴是一样的么。

《黏性》这本书提出过一个叫“知识的诅咒”概念,意思是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有些搞技术的人员,总用一些他们自己才听的懂的专业术语和别人沟通,非但让别人听不懂,还把对方搞的抓狂。

当你指出他的问题的时,他还振振有词:我就只会这样讲啊,别人听不懂我也没办法。

我还见过太多工作中的文书、邮件、汇报、交流,由于信息的发出者从自我的经验和角度出发,造成对方无法理解的例子,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内耗。

也正因为如此,我对下属写东西有一个简单粗暴的要求: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要让“傻子”都能看懂。因为只有“傻子”都能看懂,才能没有歧意、才能让“牛”都能明白、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知识的诅咒,达到信息传递准确无误的结果。

一定要站在双方共同认知的基础上,用对方都能够理解的话来沟通

口才好,不等于就会沟通

03

你应该看过奇葩说,是不是觉得香的也能被那些辩手们说成臭的,臭的也能被他们说成香的?

沟通和辩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人沟通,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要达成沟通的目的和一致的意见。

但有的人从沟通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总想着说服别人,说赢别人。

一旦有了这种出发点,沟通时就会像辩手一样,不是尊重事实,而是处处维护自己的立场和面子,拒绝接受别人的立场。

表面上,善于辩论的人沟通时容易占上风,把别人讲的无话可说,甚至接受你的观点。但事后别人想明白了,就很容易心生怨气,产生隔阂,觉得你这人不地道,不愿意和你交往。为今后的合作埋下隐患。

用辩论的方法来沟通,结果很容易变成吵架,不信你看看奇葩说第五季的有些辩论过程,如果不是一个公众电视节目,我觉得打起来都很有可能。

沟通中真正能够打动别人的,往往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比如真诚、比如尊重,这些品质能够最终赢得他人对你的信任。

少讲观点,多说事实。观点是立场不同带来的不同看法,事实则是双方都会接受的客观存在。

说服别人方面,巧言善辩的口才,永远比不过确定的事实、案例、准确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沟通要学会换位思考

04

立场不同,诉求不同。

很多沟通中的矛盾,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双方诉求的差异所导致的。

比如,生产部门做出产品,希望尽快放行出货;质量部门坚持标准,有任何违反都要叫停。

这种差异是天然就会存在的。

无论是沟通之前,还是沟通过程中,我们都要主动探寻,觉察这种差异,然后用“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想”的思维来考虑别人的感受。

了解差异,倾听就变得尤其重要。

倾听是沟通中打开对方心门最好的钥匙,让别人接纳自己,首先要先了解别人。

否则,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沟通就很可能进行不下去,甚至对方的想法、做法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尊重和接纳对方的差异,带着对别人的理解,才能共同寻求解决办法,为达成共识寻找双赢的思路。

沟通的真正目标是共赢

05

懂得了换位思考,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共赢。

沟通应当着眼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个人的信誉,其目的应当是让双方都有收益,才能形成互信互惠的关系,长期的合作下去。

如果不是用共赢的心态来沟通,就会出现三种局面:

损己利人:因为另一方过于强势,或者双方的地位不对等,自己只好屈服。但即使让了步,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是被逼的。

损人利己:好胜心太强,凡事总想赢,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觉得让步就是输了,表面上看是自己得了利,长远看却很可能失去了一个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两败俱伤:既然谁都无法说服谁,谁也不愿意让步,那就维持现状,或者让双方都落不到好,最后的结果就是双输,损人不利已。

说共赢是沟通的最高境界,因为做到共赢并不容易。

上级对下级、父母对孩子资历老的对资历浅的,都会因为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而造成一方的强势。

久而久之,这种不平等的沟通就会导致要么一方再不讲话,要么双方的信任基础彻底崩塌,关系破裂

员工离职、朋友反目,都是因为一方在地位上的强势,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沟通是职场人最为重要的底层能力

06

梦想、天赋加上能力,是职场成功的三个重要因素。

职场经营的越久,越发现前两个要素改变起来很难,在这两个要素上和别人较劲,常常是时间花了,精力耗费了,但结果并不理想。

到最后发现,真正帮我们走的更远,飞的更高的,往往是我们一路学会和掌握的各种能力,能力弥补了我们先天的不足,让我们的梦想变得更加现实和可以捕捉。

沟通,显然就是那个通向成功最重要的底层能力。

老板会沟通,能够赢得人心;同事会沟通,能够赢得支持;父母会沟通,能够收获爱。

一个会沟通的人,就像如鱼得水一样游刃有余,不仅阻碍变得更少,运气还会变得更好!

如果你还没来得及学习沟通,那就赶紧补上这一课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该补上的职场必修课: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zk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