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热,不想下搂,开门那一瞬间,滚滚热浪能把人扑一个跟头。
但防控尚未结束,快递只能送到单元楼门口,这一次送的是冷冻食品,我再不去拿,老伴就要放下菜刀,亲自下楼了。
一个挺大的纸箱,不重,抱起来赶紧进电梯,差点撞到别人身上。就这么一小会功夫,额头上的汗珠子已经巴哒巴哒滴开了。那人,一位年纪八十上下的大姐,应该是从地下车库进的电梯,正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我冲她一笑,说了声“你好”。老大姐却说,“这么热的天,不容易啊!”“是啊。”我附和道。老大姐关切地说:“这个天,别着急,最好少跑几趟!”这时她所在的楼层到了,在电梯门合拢前她又回头说:“身体要紧,少跑几趟,当心中暑啊!”
这是一一?我忽然反应过来,老大姐把我当成了快递哥。见这个“哥”头发全白,明显上了年纪,不免心生同情,一再嘱我少跑几趟。
感动之余,想到了那些真正的快递哥。
跑我们这几个单元的快递哥我认识,来自安徽农村,姓王,个儿不高,看上去四十多岁,已经不是“哥”了。在正式交谈之前,他说他早就认识我。“你开门接快递,每次都要说谢谢。”他说,“还要说辛苦了。阿姨跟你一样,都很客气。”
上海封控期间,快递不准进小区,解封后不准上楼,从三月底到现在,一直没机会谢谢小王。封控初期,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通行证,如果没有,靠什么养家活口?
如今在小区进进出出的快递哥不少,一律从正门出入,一律佩带口罩,一个个动作麻利,风风火火,估计不会有人因为天热而愿意少跑几趟,他们得把几个月的损失跑回来。我想对他们说,趁着疫情稳定,别怕热,能多跑几趟就多跑几趟吧。相比闲着,还是热好。
与快递哥一样“不怕热”的还有农民,商贩,清洁工,建筑工人,卡车司机等等。这些天持续高温,气温最高时超过四十度,城市正常运转,多亏了那些热不怕的人。
我也不怕热。
此刻,家里的空调正散发着习习凉风。
按:天热,即使没有被人误认以为是快递哥,你也应该想得到,在这个热得要命的季节,有哪些人必须“不怕热”。其二,仅仅想到了那些底层人群,仅仅是给予居高临下的同情还不够,那只能证明你的浅薄,因为他们不需要同情,需要源源不断地接单,需要天天都能干活。其次,如果实在想表达你的同情,一定要含蓄。进一步打开思路,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时刻,...你熟悉的亲友或陌生人在干什么,想什么,高兴什么,悲哀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