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刘文典(二)

作者: 简眼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21-11-18 15:22 被阅读0次

     1917年,刘文典到北大教书。一天,辜鸿铭问他:“你教什么课?”“汉魏文学。”刘文典恭敬地回答。“就你?”辜鸿铭冷笑地瞥了他一眼。

民国怪杰辜鸿鸣老先生

     被大学者嗤之以鼻,刘文典心里既屈辱又窝囊。“人微言轻”,他明白“想要在北大站住脚跟,就要有货真价实的东西拿出手”。于是,他一头扎进国学古籍研究,这一研究就是7年。

     1923年,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问世,顷刻间轰动整个学界。梁启超认为这本书堪称《淮南子》研究著作里的天花板,鲁迅亲自买来一本拜读,就连提倡白话文写作的胡适竟破例用文言文给他题序,还大赞道:“舒雅治此书,最精严有法”。

     “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个黑廋、干瘪的“小老头”终于跻身于学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不动声色,书虫一般啃食古籍。

      1939年,刘文典又出版了《庄子补正》一书。从不轻易誉人的陈寅恪主动为他作序,激赞说:“此书,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就是说刘文典的治学精神堪称典范。

      难怪胡适和梁启超两位学术大佬都把这本书收入自己的国学书单。刘文典已然跃居国学古籍界的大咖之列,而且是头部大咖。

      学术上的成果和赞誉让他一下子扬眉吐气,但同时原本谦恭的他也开始慢慢高傲起来。《庄子补正》出来后,他放言,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另一个就是他。

     你看这话多牛,当然人家也确实有资本。从此,“民国狂人”成了刘文典最深入人心的标签。

     刘文典是搞古籍校勘和古代文学研究的,他看不起白话文,看不起新文学,认为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学问。

     别人问他知不知道巴金,他摆摆手说:“没听说过,没听说过。”

相关文章

  • 大师:刘文典(二)

    1917年,刘文典到北大教书。一天,辜鸿铭问他:“你教什么课?”“汉魏文学。”刘文典恭敬地回答。“就你?”辜鸿...

  • 大师:刘文典(六)

    1943年,刘文典被聘到云南大学任教,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他在云大担任“龙氏讲座”,后一直担任文史系教授。在云...

  • 大师:刘文典(四)

    刘文典的“狂”,或许与他高标准、严苛的治学习惯以及耿直的性格有关,但他发奋自强、潜心治学的励志人生和他尊重国学...

  • 大师:刘文典(五)

    坊间风行刘文典的那些传闻轶事,大多突出他的“狂”与“傲”以及特立独行的各种怪癖。 刘文典有许多雅好,喜饮好...

  • 大师:刘文典(三)

    一直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最瞧不起新文学运动。 因此,因为新文学白话小说的成就驰名国内被聘任为教授的沈从...

  • 大师:刘文典(一)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他的思想学问博大精深...

  • “ 二云居士”刘文典

    何谓“二云”就是云腿、云烟。刘文典喜食火腿,同时也嗜鸦片,故云“二云”。 刘文典民国名士,庄子研究专家...

  • 刘文典:敢与蒋介石怒怼的大学校长

    刘文典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位被历史湮没和忽略的文史大师,其学术成就长期不被学界研究和重视,倒是关于刘文...

  • 观世音菩萨

    刘文典(1889—1958),祖籍安徽怀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名文...

  • 【艺术中国】云南大学举办《刘文典生平暨劳伟书先生诗词作品展》

    近日,云南大学隆重举办纪念国学大师、教育名家、爱国主义者刘文典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刘文典生平暨劳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刘文典(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ht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