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杨振宁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
这是一篇让我很感动的文章,邓稼先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但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好像没什么感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到此种情况,我不得不停下上课的脚步,问他们一个问题:“同学们,看这篇文章之前,你们知道邓稼先吗?知道的举手。”
出乎预料,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这样一位为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不知道!
我知道,要想学好这篇文章,要想让学生读进去,必须要补充一些知识,让他们了解这个伟大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奇丈夫”——邓稼先。
依然深刻地记得一篇朗诵稿——《28年的等待,等你回家》,我依然记得,那篇文章我听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忍不住再听一遍,每一遍听它,我都会泪流满面,情绪无法控制,不能自已。
为了让学生对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有一些了解,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课堂上,我给学生补充了这个材料——带领学生听读这篇朗诵稿。
刚开始,有学生还不安分,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窃窃私语,慢慢地,教室里安静下来了,再慢慢地,教室里静极了,甚至呈现出一种肃穆——学生听进去了,并且被深深地打动了!
十来分钟的朗诵听完了,教室里爆发出雷鸣班的掌声,经久不息!
我让孩子们谈听完后的感受:
生1:听了这篇朗诵,我第一个感受就是震撼。邓稼先一心为国,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人为了国家,竟然可以28年不跟家人联系,缺席妻子的青春,缺席孩子的成长,他,真的太伟大了!
生2:听了这篇朗诵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想想文中的几个数字,邓稼先离开时,女儿四岁,儿子两岁,邓稼先回来时,女儿已经三十二岁,儿子已经三十岁,谁能做到为了国家,可以毫无私心舍弃自己的儿女!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他有的是人间大爱,他爱的是国家,爱的是人民,他才舍弃了自己的小家。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生3:听完这篇朗诵稿,我想说,我不仅看到了一个为了科研事业奉献全部的伟大的科学家,我还看到了一个虽然平凡但同样伟大的女性许鹿希,28年,她独自一人抚养幼子,独自一人撑起撑起整个家,她对丈夫没有丝毫抱怨,并且能够如此理解、支持丈夫,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到?!
生4:听完这篇朗诵稿,我对邓稼先产生了巨大的崇敬。他的精神,他的品格,真的就如课文中所说:“他真诚无私”“他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真的活的太纯粹了,最后的岁月,病痛的折磨,他还在继续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核试验出现问题时,他竟然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留在最危险的地方,真的太了不起了。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像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
接下来,课程的推进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他们带着感情去读课文,看到的每一句话,都走了情感,都走了温度。
邓稼先老先生,您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三十五年了,但是,您的付出,您的奉献,您为国家做出的牺牲,此刻,在课堂上感动着一大批青春的孩子,我们一起向您致敬!
愿天堂的您,幸福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