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这才是习惯真正的样子
【海比特训练营】回到原点

【海比特训练营】回到原点

作者: 易仁小生在进化 | 来源:发表于2016-06-22 15:38 被阅读450次

    〇、前言

    “什么,习惯养成的训练?这不是自我管理里最基础的事情么,基础到我都已经有点儿忽略了习惯这件事情。”这是我看到了这个活动的通知后的第一感受。
    紧接着,我想到了自己前一阶段的反思,前一阶段在经过项目化的思考后,目标逐渐的整合成为了三个。结果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事情的推进有问题,自己思考后发现问题在于习惯。很多事情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习惯。
    所以,当俱乐部组织了这个训练营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参加了。

    一、学习过程

    因为整个训练营仅有五天,自己一开始想着,5天时间会有什么样的突破呢?所以这件事情并没有进入我的最重要和紧急的事项清单里。除了前两天是8点听课,后面的听课作业时间都是在上完课之后临时安排时间来完成的。
    但是,当我听到第三天开始,自己有点“坐不住”的感觉了。各种认知被更新,见到大家积极踊跃的态度再加上自己开始有了一些困惑。于是我开始认真的思考习惯这件事情和我们自我管理的其他内容的联系。自己也按捺不住,开始要写点什么了。

    二、习惯是什么

    2.1、等等,让我们看看习惯背后的本质

    习惯也是一种行为,永澄给出了一个“TMBRT模型”来解释习惯背后的逻辑。


    习惯背后的逻辑

    2.1.1 动机

    其实一切的行为背后是那头“大象”-我们内心深层次的动机在指引我们的行为。所以说,在动机层面的清晰和认可,才会得到真正的动力来源。

    动机的理解

    自我反思:我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我们先不说习惯这个事情。我们来说说早睡早起,早说早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为了早上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为了不迟到,能早点到公司......在我看来这些内容还都停留在“行为”的层面,我希望通过早睡早起期待的可以做的事情。
    静下来想明白之后我觉得我真正想要的是一种生活的轻松愉悦有掌控感、充实感的状态。中国人一直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早上舒适的醒来之后,自己主动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一些让自己更加充实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场景,想一想都会笑出声来呢!
    所以,我的真正的动机其实是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和自己对自己生活的全面掌控感。
    而现在的日常生活里,自己经常被琐事所牵绊,晚上疲乏劳累之后又进入了自己无法掌控(大象狂躁的奔跑起来)的状态,晚睡、晚起。无法完成成长类事情,甚至有可能迟到等等,让自己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
    正因为这样,一方面自己迷失了动机迷失了习惯,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期望能从这样的状态里摆脱出来。回到良性的循环上来。

    当我写完这一段话的时候,自己都已经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其实动机一旦真正的明确后面的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许多。其实这里我自然的练习到了永澄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说的“钻石行动”:利用“抓手思维”抓住下半年的核心目标的事情。是的,习惯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之间还有着微妙的联系,这里先不细说,后面再讲。

    2.1.2 触发器

    我理解的触发器应该是外部的因素,这个因素可以触发你,让你自然地想到或者去做某一个事情。


    触发器

    举个例子,有很多人总是会出门忘记带手机。但是我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一次我只要从家里出门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的提醒自己:钱包、手机、钥匙。我因为要外出,一走到家门口,就会立刻想到这个事情。可以说家门口就是我的一个触发器。一旦碰到,我就会下意识的去发生一个检查我的钱包、手机、钥匙的行为。

    关于触发器这件事情也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自然的想到去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我自己给自己设置的触发器:每天晚上到9点的时候自然想到了要去锻炼身体,而且这个触发器已经很稳定了。甜面包热汤里模型之青年@永澄的故事这篇文章里,张诗颖提到了触发器trigger是能够帮助实现动机的行为behavior,是有效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自己举例的这些触发器都是已经形成的有效触发器,自己还真是幸运。

    2.1.3 行为

    关于行为,是在触发器的影响后产生的有效行为,因为有效行为很容易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奖励”。

    行为的理解
    刚才举例说到的我的检查钱包的行为,还有我的到时间就去锻炼的行为。在目前看起来都是有效的。因为自己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馈。并且这个行为一直在持续,进而也影响到了下一个指标:触发器敏锐度。其实是我提高了触发器的敏锐度。

    关于行为,我的理解是这里不仅仅指的是某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系列的行为,可以是简单行为的不断重复,也可以是基于同一个动机、同一个触发器下的不断精进的行为组合。

    举例来说:我的锻炼这件事情,动机明确、触发器明确,简单行为其实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自己在猫爬,后来加入了直腿猫爬,再后来加入了平地金刚。一开始的打拳因为时间精力不够改到其他的时间去做了,不在这个触发器下起作用了。但是总的来说9点锻炼的这个行为还是在不断持续的。

    这也为习惯做了很好的区分,习惯不仅仅是一些表面行为,即使是这些表面行为也可以有相对一尘不变更好的复杂的组合。

    2.1.4 奖励

    关于奖励,永澄一直在强调一个是及时,另一个是要真正的奖励,不要被奖励所伤。自己深有感触。


    奖励的理解

    被奖励所伤:曾几何时,我也利用一些外界的奖励来刺激自己不断地养成习惯或者做某一件事情。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我就从来没有成功过!!!
    好的奖励:当然,现在自己也有非常好的奖励案例。还是自己锻炼的这件事情,其实每一次的锻炼,自己最大的感受是累和精神的愉悦。在一开始怀疑的状态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体能变好了,穿衣服的时候衣服开始变紧(因为自己变壮了,变结实了)。那种内心的喜悦感无以言表。这种奖励是和动机直接相关的奖励,是好的奖励。

    我觉得奖励换成积极的反馈对我的效果更好。还是用锻炼举例,因为锻炼的效果一般是不能立刻得到的。不是锻炼1小时就能掉1斤肉的。所以这里还得说明及时是有阈值的。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说是一星期、两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自己看到了明显的变化,而这个时候你的习惯还在继续,那会取得非常大的积极反馈
    还有一点,我觉得既然习惯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所以我们对于习惯能够带来的影响和反馈要有充分的认识。还是锻炼举例,要把你的动机和目标与反馈紧密联系,同时理性的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反馈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突然重了二两而沮丧,这很重要。
    永澄提到的外界的奖励,比如说你特别渴望得到的东西作为奖励,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成功,在这里就不做展开,自己也会尝试用这样的奖励来刺激自己,但是一定要做好内部的动机连接。如果后续有了效果再和大家沟通。

    2.1.5 触发器敏锐度

    一开始我不太理解这里的敏锐度到底指的是什么。写着写着自己就突然明白了!由于行动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这种愉悦感就很容易让自己对触发器更加的敏感。

    好的例子:由于自己的锻炼效果明显,激励了自己,所以自己对9点锻炼这个触发器不断地强化。也就是对触发器的敏锐,已经到了一想到晚上9点就立刻反应过来要去锻炼了。
    不好的例子:由于自己之前一直期望的早睡早起没有执行到位,行为没有产生好的反馈,触发器的敏锐度锐减。自己已经不能通过早起立刻想到需要去做我该做的做日计划的事情。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触发器很混乱,在早起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触发器。所以这一个习惯的整个回路都是有问题的。

    2.2、习惯到底是什么?

    直接给出老大提供的经过了成熟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结果:
    习惯是通过持续训练而养成的惯常思维&行为方式,是有效的个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

    参考资料
    习惯管理系统原理及构建实践01——从本质看问题
    习惯管理系统原理及构建实践02——究竟习惯是什么?

    我非常认同这个理解。个人强烈建议大家好好的阅读上面的两篇文章,信息量极大。另外,也正是这两篇文章的内容,让我明白了下文提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案。(如果你读起来非常的吃力,里面提到的很多模型、名词都不理解,你可以考虑加入“幸福进化俱乐部”慢慢的理解这些内容。也可以考虑阅读一下我的这篇文章:写在幸福进化俱乐部的四周年

    这里的习惯提到了思维和行为。我们表层的很多看起来是习惯的那些持续性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习惯,仅仅是一种“习惯化”。关于概念我就不多说了,这里说说澄清这些内容对我的帮助。

    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对于自己为什么没有养成习惯还有自己要如何规划自己的习惯以及跳开“习惯化”的陷进就非常的有帮助了。
    严格的按照定义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只养成了一个习惯。很幸运的是在永澄放出课程之前这个习惯已经运转起来了,所以我理解这些内容就容易了许多。这个习惯就是:在晚上9点通过跑酷的基础动作的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的。从动机、行为、触发器、奖励、触发器敏锐度这四个角度完美的套用了模型。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在规划我的习惯,在训练营开始的前一段时间,我也在尝试早睡早起、阅读、日计划等等的几个重要的习惯培养,但是效果不佳。不过现在理解了这些模型和理论之后,自己充满了力量感。下面的困惑的说明也会帮我梳理清楚习惯在个人体系里的作用。

    三、我的理解和困惑

    3.1 习惯和项目管理的关系

    关于习惯这部分一直有一个困惑。因为永澄提到:习惯是有效的个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抛开习惯行为方面的定义不谈,涉及到价值内容对我很有吸引力。因为习惯是可以让我们的个人成长提供保障和加速的。其实还有一个说法是习惯可以把我们在成长中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关于“管理成本”这一点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投入时间精力,关于成长这件事情更是如此,特别是在我们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践的时候。而习惯是如何做到降低管理成本的呢?

    我畅想一下理想的状态,在理想的状态里,我们每天都要不断训练的事情,比如说锻炼身体、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每天做计划、每周做回顾等等这些事情在指定的时间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非常的有序,不会错乱。而这些事情的不断积累就会让自己产生巨大的提升。

    这种理想的状态里提到的要做的事情,在我看来其实都是“项目”,自己之前都是在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应用到自我管理领域来实践的。也就是之前俱乐部里提到的“项目化”。实际上项目化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成本的。有一些事情甚至管理成本本身大于了实际执行这件事情的成本。而收益又很小。对这些事情,自己之前一直束手无策,而习惯的养成也一直没有到位。

    现在我的理解是,通过习惯的方式来落地,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来引导发展和突破会极大的减少自己在这方面的管理成本。

    举个例子:
    关于锻炼的这件事情,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会锻炼。但是对于锻炼的内容,从长期来看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对于动作细节的调整时不断在进行的。这是习惯的部分。
    但是在一些时间节点上,当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锻炼遇到了瓶颈,或者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自己会补充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向高手请教,参加一些课程等等。这就是可以用项目化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的。
    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

    3.2 习惯和目标的关系

    上文提到了习惯和项目之间的关系。项目本质是什么呢?是协调资源,达成目标。可以说项目管理是典型的目标管理的落地实践。那么习惯和目标之间有关系么?
    关!系!太!大!了!
    因为无论是习惯还是项目,都是为某一个目标服务的。而这个目标和习惯中的动机,项目中的目标都是直接相关的。可以说习惯是最高效的达成目标的手段之一了!

    个人成长模型

    在这里放出一个大杀器:个人成长模型。在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就是习惯和项目管理的位置。之前自己只知道利用项目化的方式来弥补差距,现在加上了习惯,这个更有效率,更落地的方法,自己真是如虎添翼。

    再结合永澄半年的“钻石行动”中提到的“抓手思维”,利用本质导向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利用习惯、项目等各种工具进行串联,在目标达成这件事情上真是浑然一体,有一种全新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感受啊!

    附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此次的活动中,有很多小伙伴的书写的内容非常的棒,列在最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诗颖的博客:一个参加5天活动写了15篇博客(活动还没有结束)的小伙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比特训练营】回到原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tn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