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第一次愿意走进理发店,接受陌生的叔叔给她剪头发。她的人生又多了一个第一次了,当妈的心中窃喜。之前一直不愿意剪头发,勉强愿意在家,让爸爸剪几下。
生活经验告诉我,孩子是多变的,需要家长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在不断成长,每个阶段愿意接受的东西都不同,而且是时刻变化发展着的,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一尘不变的眼光。
比如孩子上一周不吃鸡蛋,不代表她以后都不吃,说不定下一周就愿意吃了。这一周很爱吃煎饼,估计下一周就不爱吃了。
小时候断母乳之后,一直不喝奶粉,买了几罐回来都浪费了,于是一直给她喝纯牛奶,最近又给她买了奶粉,反倒特别爱喝,每天早晚主动要求泡奶粉喝。
以下记录几个在辅导班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场景,希望能给需要辅导孩子作业的爸爸妈妈们一些启发。
紫烟,女孩,三年级。一天下午写语文作业,看到一整页的单元考点复习,立马躺坐在椅子上,没了动力,嘴里说着:太难了、太多了,不想做了。
我看到她畏难的情绪上来了,心里想着该怎么办呢?
我整体浏览了一下这一整页的考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我跟孩子说:“老师看了一下,这一整页共分了8个考点。你自己选择一个考点复习,通过老师的考核了,就算过关。”
孩子吃惊的看着我:“真的吗?只用选择一个考点?我选择哪一个都可以吗?”
我说:“是的,你想选择哪个考点都可以。”
孩子兴趣一下就上来了,认真的看了一遍内容,纠结了一会儿,选择了最简单的一个考点,说:我选这个可以吗?”
我说:“可以。”
我看孩子选择的是12个四个字的词语,是这些考点中最简单的,于是就配合她说:只要这些词听写对了3个,我们就可以过关。
孩子很高兴,开始记这些词语,最后在听写了5个之后,写对了3个,过关了。
孩子的情绪缓和了,兴致上来了,在我的引导下,又选择了第二个简单的考点学习。最后在这样逐一引导下,孩子把一整页全部的考点都学习完了。
还有一次,她写着写着就不想写了,没劲的趴在桌子上,作业题很长时间也都没有进展。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好饿,没力气写了。我没有选择跟她讲道理,诸如“你刚刚才吃完点心,怎么会饿?不要找借口,赶紧写”而是选择尊重孩子的感受,到办公室找出一些零食给她填肚子,吃完后,她精神马上恢复过来,后面的作业也很快就写完了。
我的感受是:
1.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逼迫孩子做事情。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处理问题。
2.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并去满足她。当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意,也会更愿意配合反过来满足你的需求。
3.当孩子畏难的时候,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化解困难,学会拆解任务,把对孩子来说很困难的事情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逐一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