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作名: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作者: 冯友兰
译者: 涂又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7-1-1
书籍简介
《中国哲学简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中国哲学简史》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思考
什么是新道家?
“诸子百家”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新儒家的理学与心学之争是怎样的?
金句
- 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
- 中国的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
-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 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
-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笔记
书与作者
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也被认为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儒家是冯友兰将中国哲学放在世界环境中进行研究时创作的一个新词,既表明了儒家道统的延续,也表明了他本人的哲学立场。封建帝国被推翻的二十世纪初,中国要走向新的世界,其思想必须为新的世界所知。《中国哲学简史》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从中国哲学的诞生讲起,梳理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一直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梳理中国哲学历史的同时,冯友兰重新审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并为了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进行了独特的分类,使此书不仅仅局限于机械的中国哲学发展之概括,更是承载了冯友兰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新的认识。
中国哲学的目的:成为圣人
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的同一。“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的主题。
中国哲学的方法:暗示
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语言一旦达到目的,就不再需要。
“诸子百家”
- 儒家思想
孔子。第一位私学教师。基本任务: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解释经典。主要思想:①正名。“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②仁义。义是应该,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义的本质是爱人,即仁。实行仁的方法是“忠恕”“系矩之道”。这样做便是“知命”。
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主要观点:人性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人有四端(仁义礼智)。政治哲学:国家源于人伦。
荀子。主要观点:人性恶。有礼才有道德。解释和整顿传统礼乐。发展正名学说,批判当时的谬误。
易传和中庸。“易传”讲道,道是万物遵循的原理。易传强调宇宙万物始终在变化。中庸,“庸”即平常。越平常越重要,越顺从天性与道。
- 墨家思想
墨子。古代文化批判者。基本任务:批判传统制度。核心思想:极端功利主义的“兼爱”。政治思想: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
后期墨家。讨论知识论,讨论“辩”,认为义的本质是利。强调兼爱。
- 道家思想
杨朱。基本观念:利己,轻物重生。追求无用之用。
老子。主要思想:①道隐无名,道是无名之名。②物极必反,即“反者道之动”。处世之道:无为。政治哲学:国君当为圣人,而不可为。
庄子。政治哲学:不治就是最好的治。主要观点:顺乎自然,以理化情。圣人无情。强调看问题要“照之于天”。认为存在着更高的知识,即无知之知。
- 名家思想
早期代表人物是邓析,创建人是惠施和公孙龙。公孙龙强调实的相对性或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对。
- 阴阳家思想
主要观点:①五行:又叫五德。指“水火木金土”,五者的和谐带来吉庆,五者的不和带来灾运;②天人感应论说;③《月令》,讲述四季和五行。进而解释自然现象。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以五德解释历史的变化。“五行”讲宇宙的结构,“阴阳”学说讲宇宙的起源。
- 法家思想
法即法术,法术是管理领导之术。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法家认为时代在变化,对于变化的时代,旧的传统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所以新问题要用新方法。如何治国:立法。
董仲舒
成就:为政治、社会秩序提供理论支持。将阴阳家理论和儒家伦理学结合,定儒家为官方哲学。主要观点:①宇宙发生论。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最后一个成分是人,人是天的副本;②天有阴阳,人有男女、性情、善恶。③否认孟子“性善说”,认为人性需要教化才能达到善。④伦理学:三纲五常。⑤政治哲学:人不能靠自己完善,政府要帮助发展人性。
新道家
主理派:向秀、郭象对道家学说作了修正。认为道是无,无所不在。物与物之间关系密切,物自生。时代是变化的,制度的好坏也是相对的。
主情派:认为顺从自我主要发自冲动。道家说圣人无情,但新道家大多有情,不过“有情而无累”,不感动个人得失,而是感于宇宙人生的普遍方面。
佛学与禅宗
大概一世纪传入中国。佛学的一般概念:①万物源自心;②业产生报应;③人的痛苦源于无知。避开轮回之苦就要觉悟,叫做“菩提”;能够避开叫做“涅槃”,涅槃即人与宇宙的同一;④二谛义:认为有俗谛,有真谛。
早期代表:僧肇和道生。道生认为成佛要靠顿悟,一切都有佛性。
禅宗:禅宗源于达摩,但六祖慧能影响最深。第一义,不可说。最好的修为是以无心做事。
新儒家
早期:韩愈、李翱道统说,强调思想的传承性。
理学:朱熹认为一切都有“理”存在,理早于物。政治哲学:国家依理而治。
心学:代表人物为陆九渊,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宇宙是心。只有一个世界,即心所感受到的世界。心即是理。
西方哲学的传入
严复的西方哲学译著;罗素、杜威访华;逻辑分析法是中国人从西方哲学那里学到的主要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