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不知小伙伴们假期过得如何。
今年的电影春节档可谓红红火火,票房破60亿历史大关。作为侦探小说迷,小编我当然不会错过《唐人街探案2》。尽管这部电影令我很失望......
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本风格独特的推理小说。
说起推理小说,大部分小伙伴们可能想到的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希腊棺材之谜》等本格推理小说。作为主流,本格派确实会更容易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
其他的流派还有冷硬派,社会派,法庭派等等。那除了本格派以外,还有哪些派别的经典推理作品呢?
菲利普·马洛1.《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
豆瓣评分:8.1
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在酒吧遇到一位优雅有礼的酒鬼特里·伦诺克斯。一头白发,脸有刀疤,整过容。尽管落魄却颇有教养。两人之间迅速发展了一种诚挚而独特的友谊。
几天后伦诺克斯上门,声称自己杀了人。还给了马洛一笔巨款作为感谢和告别,随后便人间蒸发。
而侦探马洛却被一连串谋杀事件所卷入,使这个告别绵绵不绝。
雷蒙德·钱德勒雷蒙德`钱德勒,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能够以侦探小说步入经典文学的殿堂的作家。《漫长的告别》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冷酷的故事氛围交加着浓厚的文学味,使得小说可读性非常强,犹如一部电影。其中的氛围,剧情毫不逊色。
由于其冷硬的风格,也使得这位高贵的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像阿加莎笔下的波洛,阿勒里·奎恩笔下的奎恩一样,成为世界远近闻名的侦探人物。马洛极具个性和幽默,就算是一把枪顶着后背,他也会轻轻一笑,打赌这是一根香蕉。
2.邮差总按两遍铃
詹姆斯·M·凯恩
豆瓣评分:7.6
小说的故事是以1972年发生在美国的凶杀案为原型,故事开始的剧情基本与真实事件剧情如出一辙。
年轻英俊的流浪汉弗兰克流浪至一家餐厅打工。刚来到便看上了店主的漂亮妻子——科拉。在与科拉私通后,两人决定一起计划谋杀店主尼克。谋杀后他们通过种种方法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并获取了一笔巨额保险金。
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在杀人后的罪恶感和恐惧面前,他们的爱情却是如此脆弱,经不起考验。他们开始互相猜疑,互相伤害,互相折磨,直到最后互相死亡。
邮差总按两遍铃电影海报小说的名字非常特别,整本书中并没有提到邮差和门铃这两样东西,但却用一个非常巧妙且完美的方式表达了小说的主题。
书中多次强调了“两次”。两次谋杀,两次车祸,两次审判,两次死亡。作者多次运用“两次”的剧情设置,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命运的不可抗性。
这一切仿佛就是命运的安排。他们都是不由自主地相爱,不由自主地谋杀,审判,逃脱与猜疑,最后将自己推向死亡。
小说看似描写爱情,但却是表达人性赤裸裸的欲望。作者詹姆斯.M.凯恩作为美国冷硬派犯罪小说家,一生创作多部小说及剧本。《邮差总按两遍铃》问世后立刻引起轰动。小说更是多次翻拍为电影。是作为冷硬派犯罪小说中的经典。
3.玫瑰的名字
翁贝托·埃科
豆瓣评分:8.6
14世纪的意大利,崇山峻岭的修道院里,僧侣们接二连三地毙命。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威廉修士前来拜访。跟随威廉前来的还有他的见习僧阿德索,即小说的叙述者。
故事以阿德索的角度,记录着威廉侦破这么一个发生在修道院里的谋杀案。从案发,追凶到最后揭秘的全过程,都和标准的侦探小说一样。案情充满着各种扑朔迷离和匪夷所思,也留下许多蛛丝马迹,各个环节之间完整相扣,条理清晰。这作为一个侦探故事是没问题。然而,侦破案情只是这本小说的表面。
翁贝托·埃科作者翁贝托·埃科,其身兼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等多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记号语言学权威。
在书中埃科加入了大量关于天主教历史、神学、符号学等内容。出现了大量的中世纪神学人物和宗教派别,并多处描绘各个派别的修士们对上帝的旨意进行的分析与辩论。
因此《玫瑰的名字》是一本披着侦探故事外衣的宗教哲学小说。书中信息量巨大,但却不会使读者头晕厌烦。在主线故事的叙述中又夹杂着许多宗教,神学的讨论和思考,让读者有非常畅快的阅读体验。
书名《玫瑰的名字》一直到故事的结尾前都没有出现。玫瑰的名字在书中其实是作为一种象征。
名字或者符号,作为事物的特定概括,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越来越具体用于指明某种事物。然而,这种用名字或者符号来概括的方式,真的是认知世界的唯一标准吗?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
也许就像阿德索在书中最后所说的一样“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