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特长?”
这个问题似乎经常出现在生活中,在新朋友相识的初期,在新同事社交的初始,在每一张面试的简历上,都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
小时候遇到这个问题,就比较挠头,我哪有什么特长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那些能自信写在纸上的,可都得是真真报班学过的呢。
琴棋书画,还是我小时候比较流行的特长。家长们喜欢将孩子们送到少年宫,少年宫里设置不同的兴趣班,家长们可以有多种选择。
我貌似也上过美术班,隐隐约约记得,我好像画了个粉色的熊猫,然后被老师批评了,之后就再没去过。
剩下就是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大家学习竖笛了,除此之外,再没别的。
至于下棋和书法,老爸曾想让我练习一下。首推围棋,他觉得这个项目特别能锻炼思维能力,可我实在是没有耐心和定力。后来又尝试教我象棋,之前说了,除了双重炮这一招,别的都不会。最后只能下下五子棋……
老爸还给我买了墨汁和毛笔,把每天看过的旧报纸铺在桌子上,让我在报纸上练习毛笔字。我记得光是“一”就写了很久。有没有写到“二”,都记不太清了。
至于钢琴,原本我是有一点点小兴趣的,因为同学有人在学。而且按一按手指,就有美妙的音乐传出来,感觉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当我和老妈提出这个想法时,就在第一时间被毙了。貌似理由是很苦很累,我肯定坚持不下来之类。等长大了我意识到,应该最大的问题是很贵。毕竟当时家庭条件相当之一般,是无力支付一架钢琴的。
后来,有一次家庭聚会,安排在我一个姐姐家中。她有一台电子琴,我看着喜欢心痒。姐姐也很大方,拿出来让弟弟妹妹玩,我按着音乐课上背的一个乐谱,随便找了个键就按了起来。
记不清是什么曲目了,只记得非常简单,大概前几句只有三个音,来回切换。我只记得顺序,但并不知道在琴键上到底对应的是什么。
这时,另外一个姐姐过来,说我弹得不对,让她来。她坐在那里,很优雅自信的弹了一曲,整个人好像在发光。
大概有这样的水平,才能填在特长那一栏吧。而我就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只能做个普通的人。不过也无所谓,因为周边和我一样没有特长的普通人比比皆是,我并不“丢人”。
可现在风向好像变了。
新一代的小朋友,有几个不学个一技之长的?琴棋书画这种似乎都算是第二档选择,语言、编程或者什么其他新型的技能才是第一档选择。
现在要是没点特长技能,似乎都会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别人都会,就你不会。小朋友要有多么坚定的心智,才不会受这种影响呢?同样,也是对大人的考验。
学会做一个普通人,学会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对所有人都是重要的一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