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醍醐灌顶原创联盟
音乐学习笔记(38)

音乐学习笔记(38)

作者: 五麓了了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8:18 被阅读99次

    亚洲多声部民歌是欧洲人偷教的吗?

    上一集讲到亚洲的音乐,从单音织体之后主要是往异音音乐的织体去发展,特别是以汉族文化辐射出去的地区,包括东亚跟东南亚。

    那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亚洲如此广大,在这么漫漫的历史长流里,难道都没有人想过要把他们唱的歌发展成有和音的复音音乐形式吗?

    当然不是,这些民歌都是很自然地跟随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耕作、劳动、恋爱、婚庆跟祭典发展演化而来的,有些民歌的复音形式甚至独特到其他的地方都很少见的,比如说这首《红河》哈尼族的民谣。

    这个音乐,会让你联想到一个画面,仿佛四散在梯田之间工作的农人,听到了音乐的召唤,就在田野间各自“即兴”出他们的声部,成就了这个独特的音乐织线,而且他们用的音阶不是五声音阶喔,很像日本人的音阶。

    除此之外,还有台湾原住民族布农族的奇特的复音形式,一样是演唱的人纷纷加入和声,但是领唱的人会不断地、慢慢地提高音调。

    因为这是一首布农族的祭典歌曲,演唱的时候和音必须完美才能取悦天神,也才能在来年有更丰收的作物。

    它的独特性曾经在国际间引起过很大的震撼,给人的感觉像是土地里挖出来的时空胶囊宝石,通过这些歌曲,让我们认识各个地区的风土跟文化。

    还有”奥甘农”,就是同样的旋律隔着四五度的音程平行着一起叠唱。

    花彩奥甘农 ,就是有一个持续低音的歌者,为高音的花腔主旋律来伴唱的复音形式。

    经文歌(motet)的复音形式,也就是听起来像各唱各的,听不太出谁是主旋律的那种。

    卡农轮唱形式,不只在日本,台湾的原住民族也有这样的演唱形式 , 这些帮腔的歌手又帮这首曲子增加了一些节奏上的律动。

    以上的各种演奏或演唱形式在亚州都能找到对应项。只是不像欧洲那么集中,而是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样散落在各地。

    好了,到了划重点的时候啦:

    一,亚洲的确有复音音乐的存在,这些多声部的复音民歌多半存在于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不受外界干扰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才能够自成一格地发展出这么多元的复音音乐的面貌。

    二,亚洲的多声部民歌基本上不可能是欧洲人来教的,而是源自于各民族跟他们的原生土地,依照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还有他们对于声音的美学所自然发展出来的。

    顺便补充一点,为什么大陆明明有复音音乐的形式,但中国主流的传统音乐并没有发展出复音,而是单音跟异音音乐的形式呢?

    因为当时汉族的主流音乐形式,是以单音旋律为基础的极致发展;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复音音乐多半存在于一些通讯跟交通都不太便利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二十世纪才被民族音乐学者计划性地采集而得知的。

    所以在二十世纪之前,这些复音音乐当然就很难进入当时作为主流的汉族音乐系统来发展。即便是到了现在,通讯和交通都方便了,在主流的流行音乐充斥的环境之下,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复音音乐跟多声部民歌的存在呢。

    最后,虽然亚洲少数民族的复音民歌发展的时间无从可考,但欧洲、亚洲在不同的时空往相同的方向去发展,表示人类求美、求真、求善的想法是一致的。

    推荐聆听

    《Tu patris sempiternus es filius (Organum)  》Demo演唱:李蒙爱、邱亮钧、吴金黛

    《Alleluia Pascha nostrum (Organum)》

    Demo演唱:黄正嘉、邱亮钧、吴金黛

    曲:Leonin

    《蝉之歌》录音:毛继增

    《讽刺歌》制作:吴荣顺    收录于《排湾族的音乐》专辑

    《Salve, salus hominum-O radians stella-nostrum (Motet)》

    Demo演唱:李蒙爱、邱亮钧

    《相逢歌》毛南族民歌

    《老人聚会歌》制作:吴荣顺  收录于《阿美族的复音音乐》专辑

    《欢乐歌》原舞者    收录于《寻回失落的印记》专辑

    《红河哈尼族之歌》云南民歌

    《祈祷小米丰收歌》  制作:吴荣顺

    收录于《布农族之歌》专辑

    《猎前祭枪歌》制作:吴荣顺  收录于《布农族之歌》专辑

                                                    2018.1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乐学习笔记(3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k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