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练习,我也是经历了从紧张僵硬,生硬连接,到逐步顺畅连接的过程。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影响流畅性的原则:
1. 整体发力
全身协调发力,而不是局部用力过度,否则力容易卡住,局部关节也会承重过度导致代偿。
2 力无断点
体式是否流畅,取决于是否整体发力,连绵不绝。
如果在体式衔接过程中,力有断点,或者卡顿,则衔接不顺。
把一个体式到下一个体式的衔接,当成一个体式来完成,匀速过渡,保持用力均匀,中间不要有停顿。
3 开合有度
有合才有开,有开则有合:
要打开,先合上;
要向上,先向下;
要向下,先向上;
要向前,先向后;
要向左,先向右;
瑜伽体式之所以衔接不顺畅,很重要的原因是容易只注意开,不注意合。大部分体式都是伸展的,先收缩再伸展,会有更多空间,发力也更顺畅。就像要跳起来,会先屈膝下蹲一样。
3. 重心转移
重心升降时,注意重心一体降落,一体提升。而不是只降上半身重心,或只降下半身重心。
如拜日中体前屈,如先曲髋再屈膝,即先降上半身重心,再降下半身重心,重心是脱节的,力在髋断掉。可以尝试髋膝同时曲,身体一起合上。重心上升到直立位时,髋膝同时打开,身体一起打开。
重心横向移动时,需有重心左右互换,而不是单纯一侧。比如战士一右侧-战士二右侧-三角式右侧。可以调整为:战士一右侧-战士二左侧-三角式右侧。
体式衔接过程中,采用开合原则,每个体式都先向内合上再向外打开,转移重心。
4 关节缓冲
所有落地的动作,都注意关节缓冲。让重心一体下降。
如从下犬上步到起跑式,脚落地时,注意整个身体随着脚落地放松下沉,重心一体下降,先合上,再打开伸展到起跑式,而不是一上步就到起跑式,没有缓冲,力会卡在膝关节踝关节甚至髋关节。
同理,从站立位到板式或起跑式时,脚向后伸展落地,也要有缓冲。
5 放松发力
觉得紧张僵硬时,尝试放松,用更少的力。
不要求自己使全力,全力容易紧张。
使八九成力,给自己留有余地,游刃有余。
下面以拜日式的衔接为例:
1 站立后弯与前屈:
站立合掌,呼气低头屈膝曲髋(合),
吸气脚蹬地,身体向上打开伸展手臂到站立后弯(开),
呼气低头屈膝曲髋重心下降体前屈(合)
注意低头与屈膝曲髋是同时发生的,重心一起向下,整个身体向内卷曲合上,不要先曲髋再屈膝,或仰头,那样力会有断点,重心也不是一体移动。
2 吸气微微打开身体(开),呼气整个身体向内合上重心略下沉(合),
3 吸气退左脚身体推高(开)
呼气脚落地,整个身体随之放松下沉(合)
吸气伸展身体到起跑式(开)
呼气,整个身体跟着脚放松下沉(合),
再吸气退左脚,身体在空中打开(开),
呼气脚落地到板式,整个身体跟着脚放松下沉(合)
3 吸气推高身体(开),
呼气俯撑下到地面(合),
吸气伸展到蛇式(开)
4 呼气上身回落(合),
吸气推起身体(开),
呼气屈膝身体向内卷曲(合),
吸气伸展身体到下犬(开)
5 呼气屈膝身体向内卷(合),
吸气左脚蹬地右脚向上向前迈身体打开(开),
呼气右脚落地到起跑式,身体跟着脚一体重心下沉(合)
注意落地有缓冲,身体跟着脚一体重心下沉。而不是一上步就伸展到起跑式,没有缓冲,力会卡在膝关节踝关节甚至髋关节。
吸气伸展到起跑式(开)
6 吸气右脚蹬地身体向上带左脚上步(开),
呼气左脚落地身体跟着放松下沉到屈膝体前屈(合)
7 吸气脚向下蹬地,身体向上打开到站立后弯(开),
注意不要仰头起,那样力有断点,需低头屈膝, 向上逐节脊椎卷起最后带起头。
注意保持屈膝直到上身完全打开,下身与上身同时打开,身体一体开合,而不是先伸直膝盖上身还未完全打开,那样力有断点,重心也不是一体升降开合。
呼气手臂身体向内合拢,到站立合掌(合)
后记:
从2002练习瑜伽开始,各种流派都接触过。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体式的僵硬与衔接不流畅。体式是生硬串联在一起的, 为什么瑜伽练习就不能像太极那样行云流水呢?
这些困惑是后来接触现代舞逐步解开的。
第一次见现代舞大师候莹老师,请教多年困惑:
“瑜伽常常讲究控制核心, 但是这样是不是会不通畅呢?”
侯莹:
“我理解瑜伽是平衡, 不是靠用力控制某个点。”
第一次上侯老师现代舞课, 因为腰有伤手腕有伤, 去之前蛮担心的, 不知跳舞会不会加重。 一节课下来, 不仅没有疼, 还缓解了很多。 惊喜的是, 之前因为手腕有陈旧伤, 已经好几年不敢做手支撑跳跃动作了。 那节课居然很轻松做到, 还比几年前天天练前跳轻盈很多。
这才明白,之前听到的瑜伽前跳穿越要控制核心用的是蛮力, 也体会到了侯老师所说的
“不是控制某一点 而是通过平衡”
此后也多次感觉到 每次出现疼痛或不适 或者动作不顺畅, 都是因为不能全身协调整体发力, 导致局部受力过大, 力线有卡或者断。
或者说,用的是蛮力,不是巧劲。
放松协调发力,一来可以避免关节应力过大,局部用力过多导致代偿,二来可以帮助轻松完成很多体式,比如手倒立,即便全无基础,很多学生也可以第一次上课就可找到如何发力。不需很大的手臂力量,或者需要核心多么用力,核心是在整体发力时自然收紧的,而不是有意控制收紧的。
关于开合,要感谢肖继元老师。
肖老师说,一切动作都是开合。有合才有开。要向上需先向下,要向下先向上,动作才有张力。这跟太极的欲左先右是相通的。
肖老师课上,其实并没有明白这个原则。回来后第二天上课教拜日,突然明白了开合:
如板式,以前只是简单地说吸气推高,呼气下。其实在吸气推高前,有个呼气松沉的过程。只是我是无意识做的,并未察觉到这一过程,或者说想当然地以为大家应该也自然地这么做。其实对没有基础的人来说,没人教是很难做到的,基本是练习一阵后,呼吸和体式配合得比较好才能无意识地做到。
这才发现自己练拜日其实基本是按这个原则来练习的,但还有些衔接并不是这样,没有注意到先合上再打开。试着按开合方式衔接动作,果然顺多了。
拜日是流畅多了,然而其他体式的衔接也还常常不顺。
一个月之后,有天半夜,仔细地想了一下太极,发现太极都是左右重心互换,而之前的瑜伽体式练习,和常常看到的体式串联,是先练一侧,如战士一右侧-战士二右侧-三角式右侧......练完右侧,再换左侧。
十几年练习的困惑豁然开朗:
重心转移,开合有度,整体发力。
这也让我对如何发力产生浓厚兴趣。不仅练习,包括日常姿势的转换,都会注意怎样用尽可能轻松省力的方式转换动作。
呼吸,开阖,重心,是太极的运动原则。整体发力在太极里叫节节贯穿,高科MTM躯体心理训练体系中强调呼吸通畅、关节联动和重力反馈,本源训练强调的整劲,在现代舞、跑酷,自然训练movnat,内家拳等等,都能看到这些相通的发力方式。
十几年的瑜伽练习的困惑,在现代舞与太极上找到解答。
感谢恩师候莹、肖继元、高科,让我逐步找到方向。
这也许不是最终答案,我也还在路上。
Namast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