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与一生
-----叁零文人讲座之“梁实秋”小记
叁零文人五月份的讲座主人公是梁实秋,题目叫做:“梁实秋:在君子国里策杖徐行”,主讲人是胡修江老师。认识胡老师很长时间了,算起来还是十多年前博客兴盛的时候,我们是博友。他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我特别喜欢。记得还是胡老师建议我给青岛日报投稿,由此认识了日报的薛原编辑。和胡老师神交了十几年,昨天是第一次见面。
回过头来说讲座,感觉胡老师这个题目特别好,几个关键词含义丰富:
君子国:就是指青岛。山东是圣人之邦,一九三零年代青岛是一个开埠不久的海边小城,齐鲁大地特有的淳朴民风、山东人的“外表倔强豪爽,内心敦厚温和”给梁实秋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1934年梁实秋离开青岛赴北京大学任教时,租住的鱼山路居所尚有三个月才到期,梁实秋要退租,仍按约付足全年租金,但房东坚决不收多余的房租,两人争执不已,声音大到房外都听得见。因此梁实秋感叹:“此君子国也。”
策杖徐行:是指当年梁实秋和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期间,闻一多每天从汇泉湾的住所出发,经过鱼山路梁实秋的住所,两人结伴去学校上课。两位先生身着长衫,各执一手杖,在高低起伏的鱼山路上边走边谈,缓缓而行(“徐行”),成为当年的一道风景。胡老师特别讲了“策杖”兴于宋代,宋代是个文人当道的年代,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治天下的制度让宋朝的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宋代文人生活雅致,适意,“策杖”就是这种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
这两个关键词组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梁实秋当年在青岛的生活状态:舒适、从容、平静、愉悦。
梁实秋来青岛的过程,在上次的叁零文人讲座杨振声专题时,也讲到过,即校长杨振声采用“先尝后买”将梁实秋和闻一多顺利地邀请到了刚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当然,梁实秋之所以来青岛,也与在上海被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口诛笔伐得身心俱疲的境况有很大关系。讲座中,胡老师讲到梁实秋与鲁迅的笔战时,说到梁实秋晚年评价鲁迅时将鲁迅比做“牛”,特别讲了一个乡下人给牛拴牛鼻子的故事,挺好玩的,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才会讲得这样生动。
梁实秋在青岛大学担任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课程,还担任图书馆馆长。除了教学和学校的事务,他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新的工作环境,远离了文学批评圈的是非漩涡,再加上青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梁实秋在青岛的时光成为他最为怀念的岁月,同时也成就了他一生最重要、也是最被后人所敬仰的一项事业----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成立了编译委员会,胡适任委员长,该编译委员会是任务是聘请很多专家,选择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哲学、文学名著翻译并出版。胡适组织了一个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小组,成员有叶公超、闻一多、徐志摩、陈源和梁实秋。然而,开始没多外,其他成员就陆续退出了,只有梁实秋坚持做了下来,而且一做就是三十多年,直到1967年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才最终完成出版。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梁实秋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而青岛正是他这项伟大工程的起点。
尽管梁实秋只在青岛生活了短短的四年,此后他辗转北平、重庆,后来定居台湾,也在海外生活,但青岛却成了他一生中最念念不忘的地方。梁实秋晚年写了《忆青岛》一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青岛的眷恋和怀念,他将青岛视为可久居的理想之地,甚至超过了他的故乡北平。
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也解答了我的一个好奇之处,即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教时兼任图书馆馆长,李云鹤(即江青)也是那个时候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当馆员,当年他们俩有交集吗?梁实秋有没有提及这段交集呢?解答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听众(也不是普通的听众,青岛日报社原社长蔡晓滨),他补充了一个细节,说的就是李云鹤当年在青岛大学工作时的一些小事,很有趣。
李云鹤当年为逃婚来到青岛,赵太侔(青岛大学的教务长)介绍她到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一个月薪水8块大洋,李云鹤还去旁听中文系的课,因在图书馆工作,她还请梁实秋教她英文,有时去梁实秋家里上课。一天,在梁实秋那里上完课,她向梁老师借2毛钱,梁实秋很奇怪,才借2毛钱,于是提出干脆借她1元钱好了,李云鹤坚持只借2毛钱。梁实秋实在好奇,想看看她借2毛钱做什么,于是便从楼上往窗个看,只见李云鹤拿2毛钱在楼下小店买了几块糖,丢进嘴里,快活地哼着小曲走了。当年的江青,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一个女子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