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结构看阅读

作者: 苏老夫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6-23 22:29 被阅读145次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微信公众账号,各种信息平台文章的轰炸。回头想想,在我们阅读的成千上万的文章当中,留在我们脑海里的还有多少?还有多少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有时候就像是一个机器,每天不停地批阅着奏章,看过之后,毫无痕迹。

我们偶尔也会看一下书,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过几个月后再回过头去看那本书的时候感觉好像都是新的;你是否也有过刚看的时候感觉收获老多了,恨不得向全世界的人推荐这本书,结果几天之后,让你清楚地分享下,你就只剩只言片语。

或许你也经常看书,你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最后你还是过不好当下的生活。

如果你也有过以上的体验,那可以尝试着运用《结构思考力》中分享的理解,重构,呈现,三个理念来阅读,相信不仅会让你会让你思考清晰,阅读高效,同时还能形成能力。

第一步:理解——别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很多人看到理解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理解作者的观点。其实很多书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不难,因为现在很多作者写书为了方便读者读者,都会帮你标注重点,理清结构,就像现在的微信公众文章一样,很多时候题目就是观点,而文中的一个个小观点就是分论点,要找出作者的观点并不难。

所以这时候更需要的是我们要能搞清作者的思路,用了哪些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思考模式;二来还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作者的论点对么?有没有一定的局限性呢?以免被误导,或者片面理解。要知道每天我们面对的信息之多前所未有,据统计一个手机控一天的阅读量可以抵得上一本半的小说,信息如此纷繁复杂,唯有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而理解则是基础。

那如何检验自己是否理解到位呢?

首先你可以给文章或者书画一个结构,切记并不是简单对着书本画结构图。这样画完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似乎都懂得,结果别人一个简单的问题一问,我们却讲不出来。或者生硬地讲了一个观点,但如果别人再问一下,为什么呢?我们很尴尬地说:书中就是这么写的。估计那个人嘴上会说:哦。但心里估计想着:呵呵,这算啥理由?

所以画结构图尽量脱离你的课本,用自己的所有理解去思考,如果在某些地方卡住了,那就有可能你那部分的内容理解不够,或者作者的理由观点存在问题,说服不了你。

同时你会发现,当你带着这样的目的去阅读的时候,你会更加注重作者的事实和观点,并且你的阅读专注度,效率和动力也会不断提高。

还有一种自我检验的方式就是用语言自己复述一下,如果你能够很清晰,很流利地把作者的观点复述出来,那说明你的理解也是比较到位的。

第二步:重构——唯有内化,才能占为己有

对于一本好书,很多时候我们也认真地去理解了,其实能够把理解做到位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悲催的是几个月后,它在我们的脑海还是支离破碎。

其实,理解部分我们所吸收的知识只是简单的线性接收,只是一种静态学习。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时候,我们需要对于书中的知识进行重构。

理解的过程就好比你发现别人的知识结构,然后简单地放在自己脑海里,粘性不够,而重构就是你通过理解作者的结构,然后把它结构中你认为对于有用,你欠缺的,拆下来装在自己的结构中,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讲课时,不会一上来就直接丢给你新东西,而是先唤醒你原有的知识,然后再教你如何把新知识融入在你的旧知识体系中,这样你不但可以记得更牢,接受度也更高。这也是我文章中为什么时不时得运用生活中你常见的案例,否则黏性不够呀。

那我们如何有效重构呢?

不断地思考,当前的阅读,我具备了哪些知识,阅读完后,我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新知识和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我还有哪些不懂的,哪些是可以短时间内解决,哪些需要长时间去解决?……

可能你会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那些真正成长的人,往往都是在打破自己原有的习惯中不断修炼,不断死磕自己如同秋叶大叔。求快就不配做高手。另外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与其不停地换地方挖井,不如深挖一口,深挖之后,你会发现当你再阅读同类型的书籍之后,你的阅读就会非常的快,因为你的知识体系非常比较完善了,你会发现很多同类型的书都差不多。就像我阅读完《结构思考力》再去阅读《金字塔原理》《透过结构看世界》《结构性思维》都变快了,因为观点很多相同,只是表达和展现形式不同。

第三步:呈现——不实践,学再多都是那副怂样

大家时常会感叹,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啥呢?因为我们缺练。在之前文章《结构思考力这武功你修炼到了哪一层》我们可以看到,知识要转化为才干,需要大量的实践,而呈现就是不断实践,不断输出的过程,这也是检验我们所学的过程。

比如我写这篇文字就是一种呈现,而在呈现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有些观点还是不够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我再去重新理解和重构的。你会发现,我们又进入了另外一个理解,重构,呈现的小循环。

而呈现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秋叶大叔发起的读书笔记ppt ,比如通过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一个沙龙分享等……

但我认为最好的呈现还是践行,在践行中不断地去总结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的内在能力。就像我学习了结构思考力,我会寻找各种分享渠道,我通过阅读,通过写作,在公众表达的时候不断地去练习。因为我希望它融入我的血液当中去。

结语: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自己也有过刷知识的快感,却没有好好实践;自己似乎懂了,却表达不出来;或许你还会产生质疑,这种方式并不能运用在所有的书中……恭喜你,其实你也在用结构的方式阅读此文了。让我们一起透过结构去阅读吧,它会让我们思考清晰,知识内化,才干展现。

相关文章

  • 透过结构看阅读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微信公众账号,各种信息平台文章的轰炸。回头想想,在我们阅读的成千上万的文章当中,留在我们脑海里的...

  • 检视阅读-《透过结构看世界》

    用检视阅读读完《好好学习》,重点感悟还是检视阅读千万不要陷入细节!按照永澄老师的要求,进行《透过结构看世界》的检视...

  • 李忠秋:透过结构看世界-洞悉本质的思考艺术

    李忠秋:透过结构看世界-洞悉本质的思考艺术 阅读原文

  • 透过结构看世界

    1.识别概括技术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我们首先找出了所有文字片段里的观点性语言,其次又找出了事实和描述类的语言...

  • 透过结构看思考

    Hello,大家好!新一期的“兴学堂”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透过结构看思考》这门课程,也希...

  • 透过结构看世界

    2017年计划是看五十本书,今天是第四本,书名是《透过结构看世界》。今天是本书第一次分享,作者李忠秋讲述了怎样完整...

  • 透过结构看世界

    此书是拆书帮年会赠送的书籍,其实和结构思考力没太大区别,图示更多更容易看进去。 本书将结构思考力分解为三点,一,理...

  • 透过结构看世界

    《透过结构看世界》-李忠秋著 客观世界时刻的被改造着,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 《透过结构看世界》

    内容简介 此书共3篇:第一篇介绍结构思考力的原理、理论依据与基本模型。第二篇介绍结构思考力的应用。包括如何把我们对...

  • 透过结构看世界

    第一章,透过结构帮我们洞悉世界 读书笔记,事物本身是存在网状的因果联系的,而结构性的思维就是帮助我们发掘出,日常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过结构看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an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