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像孩子的脸,前一秒烈日炎炎,下一秒细雨连连。在屋里窝了太久,走出家门出去透透气,此时恰巧晚高峰时间,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绵绵细雨依然阻挡不了归家人的脚步。
我站在街角,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年轻人,突然觉得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风风火火,走路带风,永远都是一副紧张忙碌的样子;可不知几何始,自己都感觉变了,对待一切事情都慢下来。
走上那座街心的过街天桥,站在桥的中央,脚下过往的车辆呼啸而过,也似乎显示着忙碌一天的人归家的急切心情。任由细雨落在头上、脸上,浑然不顾周边走过人诧异的眼神,我喜欢享受这种在雨天独我的感觉。
天桥横跨在一条南北通行的主街,街的两边林立着高大的杨树,街的一边是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另一边是红砖斑驳的老式居民楼,现代与古老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喜欢带有历史感的街道,当然选择到红砖斑驳的老式居民楼闲逛了。走下天桥,沿着街边慢慢的走着,不经意间看到一间书屋,红砖居民楼的一层向外开了一扇不大的门。再一片红砖中显的有些特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17898/24f92a87f0c89d70.jpg)
明亮的玻璃门透出橘黄色的灯光,一方横匾横跨在玻璃门的上方,“XXX书屋”。透过玻璃门向书屋里望去,屋内只有两三个人,想进去看看的心情更加急切。
抬腿迈进书屋,满屋的书香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油墨味。书屋内的设计别有洞天,上下两层,墙角一部木质的楼梯连接着上下两层,整个书屋边缘合理地摆放着盛满书的书架,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打折的图书,文艺范的提示牌看起来也很温馨。
这一层的图书很是特别,以人物传记文学、历史文学为主,每本书的最上层都是打开包装的,方便翻阅浏览,书屋的主人也是很贴心了。
沿着木质楼梯上到二楼,这一层面积不大,图书摆放依然整齐,随手翻了几本,都是欧美文学的居多,一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书引起了我的兴趣,整本书很厚重,文中精美的插图很吸引人。
环顾四周看看哪里可以坐下阅读,发现身旁有一扇精致的小玻璃门,门上贴着提示:“如您想短暂的休息一下,可以来这稍坐哦!”透过玻璃门看到里面空间不大,有一个小茶几,三把座椅,墙上摆放着几盘塑料花。我觉得里面的空间太小,没有进去,索性站在书旁翻看一会了。
阅读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放好书,沿着楼梯来到一层,此时书屋里的人比来时多了一些。走出书屋,雨下得大了些,撑开伞踏着雨水继续闲逛。
昏黄的街灯,透过雨水照射着路面,汽车驶过溅起片片水花,雨真的大了。我想:其实繁忙的生活中,时时都需要这样随性的感觉,缓解身心的疲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