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遇到两个朋友,两个人的孩子都上初三,学业已经到了较劲的时候,可说起来都是满脸愁云:两个孩子都成绩不佳,属于跳一跳,努把力才能上高中的那种。两个妈妈都愁眉不展,中考没有几个月了,要是考不上,这孩子该咋办呢?
一个班级里,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的寥寥可数,大多数孩子都会在不同的时期遇到不同的学习障碍,这两位母亲的心态,也是很多家长心理的真实写照。
02-
对当下的中国父母而言,最烦心糟心的,莫过于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了。
三千多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思想早已深深嵌入国人骨髓。读书,对穷人家的孩子而言,意味着有机会跳出原有阶层,实现人生的跨越;对占有更多更好教育资源的中产阶层而言,期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精英,跨入更高的阶层。
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在很多家长的思想深处根深蒂固,所以,孩子越大,家长越焦虑,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陪读、陪考,牺牲时间金钱无数。
然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胜利!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成长要受到五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即遗传基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学校教育,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五个因素中,虽然个人主观能动性起最终的作用,但是诸多孩子的成长实践都证明:读书这件事,是要拼智商的!
就像《红楼梦》中,焦大无论如何写不出林妹妹的《葬花吟》。有的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即使再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函数,微积分,你要他好好读书,逼他读书,往往就是家长孩子都处于焦虑中不能自拔。
就目前我们的国情而言,虽然新的教育发展纲要将普及高中教育纳入历史进程,但是囿于教育资源的限制,短时间内,这一目标还很难实现。这就意味着中考就是分水岭,给孩子们的命运带来一次抉择。
就拿我们附近的学校来说,这个区每年初中毕业近300个孩子,只能有180个升入高中,就是说只有65%不到的升学率,剩下的一百多个孩子,要么家长自己为孩子寻找合适的民办高中,要么孩子就进入技术学校学习。
所以,无论如何,有一部分家长要提前做好准备,自己孩子很可能要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或者类似的学校学习。
03-
那么,是不是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孩子,就没有“升级打怪”的机会了呢?是不是人生就low了呢?
当然不是!
今年过年期间,我就深入接触了几个这类孩子。
小A,18岁,是我一个亲戚的儿子,目前正在北京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因为他的父母工作繁忙,这个孩子的小学在一所私立学校就读。因为学校的孩子少,又是小班教学,老师也比较负责任,孩子快乐学习成长,成绩也还不错。
到了初中,父母将他送到了爷爷奶奶身边-----以教育闻名的衡水,希望孩子能够在浓厚的竞争氛围中积极努力,考取一所好的中学。可以说,小A父母的初衷,和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赢得高考。
衡水的中学,哪一所都不是白给的,名副其实的节奏快、压力大。小A上了初中,无论如何也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尤其是数学,几乎没有及格过。
无奈,父母花重金给他请家教,甚至一对一的辅导,可效果还是很不理想,孩子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一直建立不起来。而且,到后来,随着父母投入的增大,孩子的自尊心非常挫败,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前途彻底失去了信心,整日萎靡颓废不振。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好在他们没有责怪孩子,也看出了问题的本质: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已经没有潜力可挖!
04-
中考,小A不出所料没有考好。在上民办高中还是选择进技术学校上,他的父母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上民办学校,按照孩子目前的状况,三年后也只能考个专科。而如果选择技术学校,就意味着暂时和高考告别,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
孩子该走哪条路呢?
结合孩子一路走来的种种表现,父母用立体发展的眼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衡量。
小A母亲是个非常有洞见的人,虽然和孩子不能经常在一起,但是每一次和孩子相处,她都在用心观察孩子的种种表现。
在孩子四五年级时,她就发现,周末接孩子时,孩子的手里经常会拿着小朋友们赠送的礼物,问他原因,原来小A心灵手巧,经常帮同学们修理玩具汽车、枪之类的。而且,小 A从小就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一盒乐高的积木,他能创造出比设计模型更精巧的模型来,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动手能力确实超强!
有着若干年国外学习生活体验的母亲,心态是平和开放的,综合考虑后,她认为与其努力提升孩子根本不知道未来结果的短板,不如将孩子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样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
初中毕业的孩子,自己是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的。小A对自己的人生和前途也是一片茫然,这个时候,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一条适合他的路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现实的。
在学校的选择上,小A的父母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们考察了很多职业学校,最终锁定了既能发挥自己儿子的特长,又有着比较好的成长环境的工艺美术学校。
转眼间,小A在工艺美术学校已经学习了一年半,小A用自己的成长验证了当初父母选择的正确性。
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该如何培养呢?05-
进入学校时间不长,小A在动手能力上的天赋开始展现出来。他是学校篆刻专业的明星学员,在校园里成立了篆刻社,担任社长,周末和社员们一起到市场摆摊,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劳动赚钱了。
用心做事,就有回报,自己的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小A渐渐变得乐观自信,也赢得了老师的褒奖和同学们的拥戴,担任了副班长,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
父母为他的成长还搭建了其他的平台,除了篆刻,他还选择了素描,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学业优异的话,还可以和同龄人一起参加高考,到艺术院校进行深造。
小A走出了一条与大众不同,却适合他的路。
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该如何培养呢?06-
如果说小A的父母是智慧的选择,那么在小B成长的道路上,他的父母就是无为而治。
和小A一样,小B也属于学习不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对学习这件事就不太热衷,成绩自然也不太好。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单位职工,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一般般,儿子就顺其自然吧,学业上对孩子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没有考上高中,父母也给他报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的小B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父母让他在叔叔成立的一家小小的文化传播公司中帮忙。
因为公司规模很小,一个人要身兼数职。叔叔特别希望小B能肩负起录像和剪辑的工作,认为这是门技术,小B在自己这里总要学一些过硬的本领,好对得起哥嫂的重托。可是小B并不喜欢干枯燥的技术,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对小B的表现,叔叔很无奈,索性谈业务带上他,跑跑腿。没想到,不擅长技术的小B对沟通协调非常感兴趣。遇到难缠的客户,他会不厌其烦反复沟通,用种种方式去感化客户,赢得支持。
渐渐的,叔叔也发现了他的特长,索性把一些沟通协调的任务交给他,小B如鱼得水,越做越好,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起来。
春节放假,小B回到老家和当初上高中,考大学的朋友们一起聚会,侃侃而谈的小B丝毫不比经过高等教育的同学们差,甚至因为有了生活和社会的历练,谈吐更加从容。
在学习这件事上,小B的父母无为而治,反倒收获了一个敢闯敢干的儿子!
07-
教育家蒙特梭利早在十九世纪就指出过:“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不得不说,这句话放到现在还是一针见血,我们大都是在让孩子走“学习”这一条路。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独特的人,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认真的观察,尤其对学习不擅长的孩子,家长更应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引导鼓励,让孩子多方面发展。
比如小A的妈妈,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动手能力强大的特点,为孩子创造适合他发展的环境,不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收获了健康成长的小A 。
而小B的父母,虽然没有敏锐地洞察孩子,却不强迫孩子做学习这件头疼的事,让孩子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试错,最终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这样民主的父母同样难得。
“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热情”,希望更多的家长不再对孩子的成长焦虑地指手画脚,而是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孩子,并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即使孩子学业不好,但仍能学有专长,投入去做,有何不可呢?
网友评论
专注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它就是讲你从多个方向中解放出来,一次只将精力放在一件事上。
“Concentration is taking your mind off many things and putting it on one thing at a time.”
2、控制你的思维 尝试5more法则
学会控制你的思维。事实上,如果你认定你可以保持专注,那么你就可以。
你可以试试“5 More”法则,当你就快要放弃的时候,告诉你自己:我还可以再坚持五分钟。
完成这五分钟之后,再来一轮新的五分钟。如此一来,你的大目标就在这样的每一个五分钟的过程逐渐完成。
还有一个小窍门:对于本可以不需要手参与的事情,增加手参与一下,是特别好的一个方法。比如,看书的时候,同时手上做笔记。
3、先做最麻烦的事
在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时,将难的任务放在第一个,因为最开始做一件事时,我们总是会更加专注和富有能量。
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发现,事情完成得越多就越容易。
4、只关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会慢慢变成我们专注的那个人或事。
你是否注意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会变得越来越像对方,而在性格上,很多人会逐渐和他们工作的上司、同事甚至是和他朝夕相处的宠物越来越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一下操心太多事情,就坚持2-3件你已经开始操心的事情,然后放弃剩下的那些。
这些放弃不仅包括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目标,甚至会包括你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你的一些人脉关系,但是请你记住,你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5、做一个目标导向的人
我们都要做一个目的导向型的人,然后顺应着心中的方向一点一点去实现。不要担心如果目标不能够100%实现怎么办,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接近它。
没有目标的持续高强度的专注于某件事,将只会造成困扰。
6、找到你的专注力杀手
如果把思路比作猴子,知道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驯服这只大猴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分内因和外因两类:
外部干扰包括:噪音,对话,不舒服的椅子和桌子,不合适的灯光,电视,工作,家务,网络,电子邮件等。
内部因素包括:饿了,累了,病了,没有动力,感到厌烦,没有兴趣,焦虑,压力和烦恼,消极的想法,白日梦等等。
找到这些杀手,排除他们。
7、找准你效率最高的时间
专注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在你所有的工作时间里满负荷工作。人都会有消极的状态(并不犯困却又无法高效工作时),深入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时候你的效率最高。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晚上写作的效率更高,那么就安排晚上作为你的写作时间,这样你就可以在第二天早上寄出文章,这样的方式能让你更高效。
8、学会休息
就算是牺牲一些活动,也要坚持准时睡觉,同时管理好白天的日常安排,保证晚上能够有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床单和床垫一定要买质量好的。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投资,因为人的一生中有30%的时间是需要花在床上的。
更多职业课程、测评、资讯查看斑鸠职业教育:www.banjoy.cn
而,时间和经济又限制着,没办法去都尝试一下。
越阶层?嫁给富几代,或者娶个富几代就行了。
想靠智商?清华、北大毕业五年后,平均月薪也就1万3,这点钱,也就堪堪达到小康线。
至于情商?那就更不靠谱了,穷人的所谓情商,基本就只能称为4个字,溜须拍马。给大佬拍舒服了,赏你几口饭吃,仅此而已。
至于相貌平平,智商一般,还不爱拍马屁的,我至今只想到一件有“出息”的事,买彩票,并中了头奖。
如果连运气也不行的话
但愿更多的家长能看见这个文章,一定对大家有启发帮助。
初二初三没去学校上学,天天骑车。
他不上职高,只得去民办高中,美术、体育、拉丁等小学培训过的艺术类一律不选,上文化班,上课不听只睡觉,但努力适应了上下课的纪律时间。
今年春节,抱住他爸哭着说想上大学,想改变自己。开学了他选了播音传媒,上课不睡觉了。要求我们请补习老师 晚上补习。
我知道他会慢慢走好自己的路,但是这个“慢慢”是不确定的时段,重要的是我自己不要给他压力,取消对他的关注,努力把自己的梦想实现。
严重支持!!学习是必须,但不是唯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