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庙丹青落 空山草木长”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12:27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杜甫《武侯庙 》: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译文:

祠庙中的丹青壁画已经斑驳,所在的山也少有人来祭扫,草木丛生。还记得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北伐之后,鞠躬尽瘁壮志未酬,死于军中,无法实现天下安定回到南阳的夙愿了。

注释:

武侯:指诸葛亮。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

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

丹青落:庙中壁画已脱落。丹青指庙中壁画。

空山:白盐山。

草木长:草木茂长。两句写庙景,言武侯去世时间之久远。

辞后主: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出师表》,辞别后主,率兵伐魏。

南阳: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因刘备三顾之于草庐中,辅佐备建立蜀汉,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赏析: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这两句写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

上句写庙。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即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

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

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

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再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

“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文章

  •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 杜甫《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历史人物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地开始从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蜕变而成为一个更加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新型意义的象征符号。在这...

  • 杜诗中的诸葛亮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丞相祠堂何处寻...

  • 五律 游淳安贺庙

    五律 游淳安贺庙 树影秋光行,盘阶竹下长。 空山斜日界,古木雁鸿亢。 踪迹过城堞,旧时容庙房。 登楼对流客,...

  • 太行送别诗

    叶落石阶响 杜鹃啼声长 空山行音远 离泪湿衣裳

  • 空山云雾,草木深处

    故土之家依山傍水,是以自小就亲近大自然,与山水、云雾、草木山花等结下不解之缘。小时空闲之余,尤喜与同伴在山中游荡,...

  • 孟庙,我该为你哭泣…

    孟庙有怀 ——疯子,抑或流氓 苍柏横古道,茂林自鸟栖。 赑屃承仁义,长碑几世遗。...

  • 空山松子落

    树杪飘摇,一片破碎而细密的乐响,盈满双耳。风静,乐响如潮水般退去。林梢之上,不知名的鸟雀,不知名的歌谣。我行走在这...

  • 空山松子落

    昨晚参加公司春茗晚会,回来已无心习字,信手涂抹,工拙不计,权作以记时岁。

  • 落雪空山

    雪落空山风烛静, 孤芳傲雪梅花开; 西风醉卧逐云影, 月下峰峦镜玉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遗庙丹青落 空山草木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nl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