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自在杨花

作者: Ann安墨染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0:30 被阅读0次

    春风自在杨花

    安墨染

    暮春时节,柳絮飘飞。一川烟草,满城风絮。不说闲愁几许,只道春风和煦。都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我却觉得,柳絮,也应有一席之地。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总爱把杨和柳同春光相联,婆娑婀娜胜似少女。作为柳树的种子,颜色雪白似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称为“柳絮”。“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柳絮轻盈细小,随风飘浮,如烟如雾,它寄托着古代迁客骚人的忧思,寄托着漂泊游子的孤寂,寄托着闺中女子的情意。它生于暮春时节,此时百花凋残,虽有满眼春光,却抵不了诗人们对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杨花飞舞,却是为人平添了不少愁绪。

    柳絮不堪解春愁,自有飞花入红楼。《红楼梦》七十四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湘云一首《如梦令》,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借以柳絮表达无可奈何之意;黛玉一首《唐多令》,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缠绵凄恻之中,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宝钗一首≪临江仙≫,感慨柳絮的潇洒自如和自由自在,一改林黛玉缠绵悱恻的格调,反其意而和之,赋予了柳絮积极向上、轻浮洒脱的积极含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宝钗的柳絮词,因为它更像是一个弱女子对待生活的态度,那是一种勇于挑战人生的孤傲情怀。“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如此写柳絮,又有怎会落入俗套呢?

    不落俗套的,还有章楶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这是被苏轼赞为妙绝的杨花词。然而苏轼的和词更为人们所激赏:“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质夫之词清丽和婉,把杨花的情思写得极为细腻,不失为词中精品;东坡之词,想象奇特,把柳絮写成逝去的“春色”,二分归于尘土,一分付于流水,最后都渐渐消失,不复存在。惜柳絮,惜春光,点点滴滴,都化作离人泪。

    古时柳絮又可称为杨花。“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开于暮春,纷纷扰扰,乱人心扉,多不受人待见。可诗人偏偏很欣赏杨花,在他的笔下,杨花“不肯画堂朱户”,它是不慕富贵的,不像有的花儿一样飘落到名贵望族之家;“春风自在杨花”,它是自在逍遥的,随春风流转于空中,无所羁绊,十分飘逸。柳絮无艳丽之色,无清幽之香,却可“轻飞乱舞,点画青林”,也可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诗人笔下,柳花的形象活了,他是个好奇心强的孩子,深入庭院,紧贴珠帘,试图在珠帘散开的时候,飞落到美人的闺房里。谁说言柳絮,就必说离愁?伤春却也惜春,当柳絮漫天飞舞时,同样能够感同身受,“风起杨花愁杀人”,不一定非得有愁苦,有一丝感动终究都是好的。

    薛涛曾写:“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柳絮怎会是无情物呢?它可以是离愁别绪的象征,也可以是思乡思亲的触媒,它应是多情的吧。“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拥”与“轻衣”搭配,十分完美,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一种风致,清风动袂,衣带飘然,一个素衣洁足的诗僧,徜徉在西湖柳岸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纷乱的莺声,是一幅多么协调美丽的画卷!“杨花相送飞”,杨花扑面沾衣的热情之态跃然纸上,又是如此深情款款,一笔兼写春风、杨花,到底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之巧。

    暮春时节,百花逊色,却是杨花尽显风情的时候。王国维说柳絮“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虽名为杨花,却没有花的姿色,连花开时都是隐藏在枝头的,只有飘落时才乱濛濛地飞舞在空中,平添一抹春色。那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噪,翩飞的柳絮,把最后的春色写进诗词,一美,便是千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风自在杨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sw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