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远离“不聪明且勤奋的人”》。文章的观点仁者见仁,读者们可以去读一下这篇文章做自己的判断。但其中关于“不聪明且勤奋”的人的一句话很有趣,“不聪明且勤奋”的人,则时时刻刻的向公司的其他人传递着一种自以为很牛X的价值观。之所以说这句话有趣,是因为看了这句话,我忽然联想起了一件网上一桩关于“名人名言”的公案。一句我们从小就挂在教室里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最近几年,媒体及网络报料,这是一句“半截的名言”,爱迪生还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当然,后来又有网友去论证爱迪生后面的这句话是现代人加上的,就此产生争论,在此不作赘述。之所以引用此案,是因为这桩公安,是最有名的“半截的名言”。
什么叫“半截的名言”?就是很多我们耳熟能祥名人名言,本来还有后半句或者还有作者本人的注解,一起解读才能构成一个出语者思想的完整的表达。所以这后半句往往对前半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甚至前者只是后半句的铺垫,后半句才是作者本意的精华。这样就导致流传下来名言,和出语者的愿意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百度,在这里不再过多的援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无疑有很多,但诸多原因其本质肯定是因为,原话不符合传播者的意识形态,而稍加裁剪,却能和自己的意识形态相得益彰。而之所以叫“名人名言”,离不开“名人”二字,名人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其言论更能被公众所接受,所以才叫名言。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不聪敏且勤奋”的人。如果我们把“不聪明”换成一个不是很近的近义词“愚昧”。“愚昧且勤奋”的人,时时刻刻的向社会的其他人传递着一种自以为很正确的价值观。再结合一下半截的名人名言事例,把名人名言换成真相。就会产生一个恐怖的实事,当你被人灌输了别人精心编织的所谓“真相”。这种“真相”也许在包装上很真,甚至大多数是实话,但其实却缺失了精华的一部分。而你却成为这种“真相”的传播者,这个时候你传播的越勤奋造成的伤害其实越大。再把范围和内涵扩大一下的话,当几个知道真相的人想要控制一群渴望真相的人,而真相对这几个人很不利。那么最好的做法不是去完全封闭真相,这样只会更加激起人们对真相的探索,那样真相终将大白于世。最好的做法,这几个人去编织一个真假难辨的“真相”,就像半截名人名言,然后告诉这一群人。
再跟大家讲个例子吧。德国19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首相”俾斯麦,有一句著名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德国人除了上帝之外,谁都不怕。 ”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的德国人。而“首相”俾斯麦也被称为,“铁血首相”。但事实是,俾斯麦首相说的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正因为这种对上帝的敬畏,使我们珍爱并维护和平”。历史上的俾斯麦,是一个有深远历史哲学和宏大战略构想的伟人。作为完成德国统一的最大功臣之一(我个人认为没有之一,推荐几本书《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不含传说的普鲁士》《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其深邃的思想又怎么能简简单单的用“铁血”二字来概括,但后人提起俾斯麦想到的往往是“铁血”二字。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政府利用了俾斯麦的威信。由于德国国民对老首相的感情因为其统一德国的功绩而日趋偶像化。“威廉二世”政府,为了推行其“世界政策”(这个政策恰恰和俾斯麦首相倡导的“大陆政策”相反),为德国的“大海军”的扩军计划争取支持。德国政府,精心设计了俾斯麦“铁血首相”的形象。其中这句话,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最终这种扩张和简单的“强硬”政策,配合国内“普力夺”社会现象,最终导致国内政策的失衡和摇摆,进而在外交上被孤立。外交上的孤立,促使德国更加强硬,通过过度扩军来增强“安全感”。扩军又导致其他列强更加的猜忌、防范和孤立。这种“自我预言的实现”的循环最终打破了列强之间的安全阈值,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德国因为战败,国内经济的崩溃,最终导致了纳粹的上台。就这样,睿智的俾斯麦首相为德国精心设计的和平崛起的未来却被“铁血首相”俾斯麦毁灭了。
黄鼠狼在鸡国的山崖顶立了块牌:不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然后每天在崖底等着吃摔死的鸡。网络上流行的反“鸡汤”的小故事。何止是鸡汤,如果是教育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