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70篇《小雅 鱼丽》
【原文阅读】
鱼丽lí于罶liǔ,鲿cháng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lí于罶liǔ,鲂鳢lǐ。
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lí于罶liǔ,鰋yǎn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译文参考】
鱼儿篓里历录跳,小鲨黄颊下锅烧。
老爷有酒藏得好,满坛满罐清香飘。
鱼儿篓里历录跳,鳊鱼黑鱼有味道。
老爷有酒藏得好,满桶满缸清香飘。
鱼儿篓里历录跳,鲶鱼鲤鱼好菜肴。
老爷有酒藏得好,满樽满杯清香飘。
酒菜丰盛花色多,味道实在好不过。
样样酒菜都精美,客人尝了对口味。
吃的喝的堆满仓,时鲜货色不断档。
【字词注释】
(1)丽(lí):同罹,意谓遭遇。《诗集传》:“丽,历也。”用引申义。
(2)罶(lǐu):捕鱼的工具,又称笱,用竹编成,编绳为底,鱼入而不能出。
(3)鲿(cháng):黄颊鱼。
鲨:又名魦,能吹沙的小鱼,似鲫而小。
(4)旨:味美。
(5)鲂(fáng):鳊鱼,鳞细小而美味。
鳢(lǐ):俗称黑鱼。
(6)鰋(yǎn):俗称鲇鱼,体滑无鳞。
(7)偕(xié):齐全。
(8)有:犹多。
(9)时:及时。
【诗歌赏析】
这是写贵族宴飨宾客的诗。此诗盛赞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多,以见丰年多稼,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也反映出当时贵族生活的豪华。诗中所称的“君子”,是宾客对主人美称。《仪礼》中的乡饮酒和燕礼都唱这首诗,可见它后来成为燕飨通用的乐歌。
全诗六章,显示欢乐的气氛,在赞美酒肴丰富的同时,并于后三章进而赞美年丰物阜,故而在宴会当中,宾主得以尽情享受。诗的前三章,章四句,皆以“鱼丽”起兴,具体地歌赞主人酒宴的丰盛,礼遇的周到,可以说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这“鱼丽”的“丽”不是美丽的意思,而是“罹难”的“罹”的含义。“鱼丽于罶”意思是说鱼儿钻进了捕鱼的篓子里。诗中提到了鲿、鲨、鲂、鳢、鰋、鲤六种鱼,具体地凸显了主人酒宴的丰盛和礼节的周到。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只是突出鱼的品种众多,还有好酒喝,暗示其他菜肴一定也是非常丰盛的,表明了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
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以鱼的品种众多,暗示其他肴馔的丰盛;以酒的既多且旨,表明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写鱼的品种众多,不厌其详,写饮酒的情况,就比较概括,这种写法,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在周代,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不仅广兴耕稼,而且许多鱼类,已成为人们常见的美食。捕鱼养鱼的方法也有了进步,在《诗经》里,提到鱼的篇章不少。《邶风·谷风》、《齐风·敝笱》、《豳风·九罭》,乃至《周颂·潜》、《小雅·南有嘉鱼》、《小雅·鱼藻》都有关于鱼的记载,特别是在《陈风·衡门》当中,有这样的诗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又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用鲂、鲤两种鱼的嘉美和娶妻要娶“齐姜”“宋子”,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吃这两种鱼的青睐。滋味鲜美的鱼类在宴席上,也就成人们乐于称道的美馔了。
在此诗前三章中,每章并列两种鱼名:“有鲿有鲨”、“有鲂有鳢”、“有鰋有鲤”,诗人不厌列举,并非纯用夸张语气,而是借鱼类之多,说明酒宴的隆重,并以表明其他肴馔也必然相应的丰富。诗人这种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手法,是广为后人效法的。
说到酒,“酒”是丰年的象征,丰年酿酒,是先民历来的习惯。古代酿酒的原料,纯用粮食作物。在食用的五谷丰产之后,人们才用多余谷类,进行酒类的酿制。《诗经》中提到酒的名篇很多,《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这篇,写得更具体,其诗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中所称之稌,今称为稻(一说专指糯稻),稻黍俱得丰收,盈仓盈廪,“为酒为醴”,才有条件。酒之为用,除了供祭祀昭告丰收之外,“以洽百礼”一句,概括了它的重大作用。因而宴会之中要欢饮旨酒,燕飨嘉宾,更以酒多且旨,以示丰年之欢乐。
朱熹《诗集传》,据《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皆歌《鱼丽》,称此诗为燕飨上下通用之乐,其义甚明。证以《小雅》中其他有关饮酒的诗篇,如《小雅·鹿鸣》(原为燕飨群臣嘉宾之诗,其后成为上下通用之乐)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遨。”
此诗前三章反覆称道“君子有酒,旨且多”、“君子有酒,多且旨”、“君子有酒,旨且有”,正是表明宾主在宴会中十分欢乐的情景。
诗的后三章,诗人紧扣前三章中三个重要词语“多、旨、有”,进而赞美在丰年之后,不仅燕飨中酒肴既多且美,更推广到“美万物盛多”(《毛诗序》)这一更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就诗的本身来说,这三章可称为副歌。有了这三章,歌赞丰年的诗意,乃更为深挚。诗人说:“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由物品之多,而赞美到物之嘉美;由物品之旨,而赞美到物之齐全;由物品之富有,而赞美其生产之及时。表明年丰物阜,既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人类勤劳创造的成果。而燕飨的欢乐,则是在丰年以后才能取得的生活中的享受。诗章语简而义赅,充分显示了物类繁多而时人富裕这样的现实。
《鱼丽》作为一首乐歌,它的唱法,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在语言运用方面,仍能得到一些启示。前三章章法相同,采用四、二、四、三的参差句式,在唱法上既有反覆赞歌之美,又有参差不齐的音乐节奏,便于重唱合唱。
【《鱼丽》学习的反思探讨】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就是在祭祀宗庙献鱼后,君臣宴饮的乐歌。古代祭祀宗庙之后,君王要招待群臣宴饮。诗中赞美宴会的食物丰盛,尤其赞美鱼的品种丰富。此祭祀所献之物为多种鱼类,可能与祈祷万物丰收有关,因为鱼象征的是多子、丰收,这来自原始宗教崇拜。
作为一首乐歌,《鱼丽》的语言形式之美妙,是应予特别注意的。它似乎直接暗示了这诗的唱法。虽然《诗经》唱法失传,我们仍不难通过这种暗示,做出最佳唱法设计。
先看主歌。由于是具体的形象的描绘,故每章诗句较副歌为多;又采用四二四三的长短句形式,明显地与合乐有关。尤值得注意的是由鱼名组成的二字句,这种短句在唐五代词里一般出现在“和声”,如《采莲子》中的“举棹”、“年少”,《竹枝》中的“竹枝”、“女儿”。因为短,便成为长句的间隙,宜用帮腔(即和声)唱法。由此可以假设推想,在宴会演唱《鱼丽》,众乐齐举,一人领唱道:“鱼儿落进笼鱼篓啊”,于是齐声应和:“鲿呀鲨呀”,该是多么动人。后两句也可照此一唱一和,唱来极有顿挫抑扬之妙,唱得众宾客情绪都上来了,于是杂然相和,满座尽欢。
再看副歌,诗中所称的“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在用意上虽无甚差别,但能产生一唱三叹的美感,使满座增欢。由于是点题和渲染,每章都很短,每句重音落在多、旨、有、嘉、偕、时等字眼上,句末都带一个语助“矣”,使乐曲可以延长咏叹时间,起放慢节奏的作用,更重反复咏叹。此部最宜大合唱,甚至可用轮唱,把宴会的气氛推向欢乐的高峰。
前后三章,互相辉映,其整体构思,颇见出诗人手法的高妙。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鱼的兴词和符咒力
在社会分工及生产力都十分落后的古代社会,人们往往将其生命托付给自然界。为了维持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常常试图以咒文为武器,借助咒语的神秘力量来征服自然,实现自己的愿望。咒语源于言灵信仰。当时,人们在不同季节,都会在各自村落的圣地举行祭礼。其间,常常伴有念咒性质的模仿或表演行为,并使用特定的咒语、咒谣来严格区别于日常生活用语。咒语、咒谣都带有韵律,具有符咒力。
随着祭礼中的念咒行为在特定人群中不断权威化、礼仪化,它的神圣性却逐渐消失,变得世俗化,言灵的符咒力也就淡化了。虽然念咒行为的意义被逐渐淡忘,但日常用语中却仍然残留着它的痕迹。在念咒行为日趋礼仪化的过程中,诸神灵以及自然界都已变得不再重要,参与构成祭祀共同体的人成为了主角。其实这一变化,也正是祭祀共同体向氏族共同体过渡的过程。于是,咒语、咒谣变得不再具有符咒力,而逐步升华为村村落落所传唱的歌谣或礼仪歌。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已完全否认了古代歌谣中言灵具有的符咒力。
有学者认为,《诗经》中的兴词最初是由咒谣发展而成的咒语,它的形成与古代礼仪中的习俗密不可分。神圣的礼仪用咒谣,随着礼仪本身所具有的神圣性逐渐消失,其间蕴含的意义也就随之淡化,人们最终忘却了咒谣的真正含义,只是将形式化了的咒语记忆在心,永久地传唱了下来,并笼统地解释为“托事于物”、“兴物而作”,“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所收诸篇的形成年代,正是农耕生产为主导的农耕社会时代,春季祈祷谷物丰饶的预祭仪式以及秋季感谢丰饶的收获礼仪,都是当时举国进行的重要祭礼。
其中,《诗经》许多篇章都与捕鱼礼仪、祭鱼礼仪、农耕礼仪密切相关,而且,以鱼为兴词的诸篇都是有关男女的诗作。可以看出,鱼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古代中国,鱼代表吉祥。《史记·周本纪》曰: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鱼旺盛的生命力及多产的特性被古人视为吉祥。到了汉代,它用以象征士兵的众多或是周王室的繁荣。后世唐高祖始定的鱼袋之制亦有同样寓意。
其实,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就有佩带鱼形物的习俗。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出土的玉器中,就发现了极其写实的鱼形玉器。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深信鱼具有符咒力,所以视之为吉祥,并制成玉器来佩带。可见,腰间佩带鱼袋源于极其古老的年代。
《诗经》中就有咏鱼代表丰年、恋爱、婚姻,或者宴会盛况的诗作。《周颂 大雅 潜》是在宗庙享祀鱼类,以祈祷谷物丰饶的预祭仪式的乐歌。《小雅·鸿雁之什·无羊》通过占梦来歌咏丰年及家族繁荣,众鱼则是丰年的吉祥征兆。人们对鱼的符咒力能促成谷物丰收的坚定信念,使得祭鱼与祈年祭的连接在一起。
闻一多最早注意到《诗经》中的恋爱歌和婚姻歌,多以鱼类作为兴词的现象,并从歌谣、神话等角度对其具有的意义和符咒力展开了研究。他在《说鱼》一文中阐述道:当人们意识到鱼具有旺盛的“繁殖力”时,就因羡慕而产生期望通过类感符咒力,谋求种族繁荣的想法,于是鱼就成了恋爱诗、婚姻诗中的兴词。
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鱼的多产就是它对大地丰收的类感巫术,人们坚信鱼的多产具有咒力,而且这一咒力能够带来大地的丰收。因此,《潜》极为直白地歌咏出这种信仰,而《无羊》则多通过占梦的形式来表现。尽管《鱼丽》与《潜》一样,没有在诗中直接歌咏鱼、预祭仪式或谷物的丰饶等内容,但其间却流露出对鱼类带来谷物丰饶的无限感激之情。
参考资料:
《〈诗经〉原意研究》,作者【日】家井真 著;刘东 主编,译者陆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啸天说诗 1:大风起兮云飞扬》,周啸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网友评论